水泥的水化動力學及最小需水量(1 / 1)

水泥的水化動力學及最小需水量

水泥的水化程度和水泥的水化深度,是水泥石強度發展的關鍵因素,無論減水也好,擠孔隙水也好,都應在膠凝物質最小需水量的條件下進行。

在固井水泥漿中,當水灰比W/C>0.38,例W\/Cu003d0.5時,水泥全部水化後,水泥石中水泥凝膠、凝膠水、毛細管水和空隙。毛細水可在水泥石中擴散滲透,因此當W\/C>0.38,水泥石中有毛細管存在其抗滲透性,防水氣竄能力降低。當W\/C>0.2時,水泥顆粒沒有完全水化。W\/C>0.6時水泥顆粒已全部水化,水泥石中還有多餘的自由水存在,毛細管水受地層油氣擠壓,就形成水氣竄通道。

對於單純水泥水化而言,水灰比>0.38是足夠了,對除了水泥外還摻有其他活性摻料的膠凝體係,對於需附加水的活性摻料,還需要滿足工程的流動性和流變性要求,活性礦物摻料的需水性與顆粒的疏密狀態,表麵粗糙程度,雜質含量的因素有關,特別是材料的細度直接相關。摻料細度大,需水量高;顆粒堆積致密者,需水量小;結構疏鬆孔隙大者,需水量大;表麵光滑者,需水性小;粗糙者需水性大,含碳量高者,需水量大。

高效減水劑等化學劑的量,加大附加需水的要求減少。而且有疊加減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