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牆體材料生態化生產現狀
自上世紀80年代起20多年以來,我國先後從國外引進關鍵設備及技術並建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牆體材料生產線,包括利用工業廢渣空心磚生產線、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生產線、輕型板材生產線等。通過不斷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我國牆體材料工業的科研、開發、設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工藝技術和機械裝備水平部分已經接近和達到國外同類水平。以燒結製品為例,我國開發設計了適合我國實際的大型平吊頂隧道窯和幹燥室,開發生產出了一係列適合各種規模的成套設備和自動化控製係統,滿足了我國大規模綜合利用廢渣(煤矸石、粉煤灰)生產燒結空心磚生產的需要,燒結牆體材料空心化工藝技術日趨成熟,生產設備向大型化、生產向規模化、生產過程向自動化發展,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設計興建了一大批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技術先進、生產規模大、產品空心化程度高、質量好、綜合利用廢渣生產牆體材料的清潔化生產線,其中一些是與電力工業、煤炭工業按生態鏈共生的高摻量粉煤灰燒結空心磚生產線、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線、煤矸石燒結空心磚生產線或全煤矸石燒結空心磚等生產線,形成一個與電廠、煤礦相互共存的工業生態循環係統。充分利用電廠排出的粉煤灰和煤礦排出的煤矸石工業廢渣作為生產牆體材料的原料,不僅降低了電廠、煤礦治理汙染的費用,而且降低了牆體材料生產的成本,減少了工業廢渣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但是還應看到,我國牆體材料行業總體水平還相當落後,由於曆史的原因,目前實心黏土磚的年產量高達5300億標塊,資源、能源浪費大、汙染嚴重的小型實心黏土磚生產企業占到90%以上,生產基本上采用的是落後的生產工藝,生產采用簡易的設備,如成型設備主要還是非真空擠出機,幹燥采用自然幹燥,簡易輪窯燒成,幹燥碼垛、焙燒裝出窯,主要靠體力,勞動強度大、勞動條件惡劣。能源利用率低下,焙燒煙氣自然排放。一方麵環境汙染相當嚴重,另一方麵生態問題日益突出,是典型的傳統“開發資源—製造產品—排放廢物”的開放式生產模式,能源高、資源浪費大,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是今後階段清潔化生產治理的重點。隨著我國牆體材料行業實施循環經濟戰略,要不斷淘汰落後技術、工藝和產品,淘汰和改造實心黏土磚生產企業,大力發展空心製品,實施牆體材料的清潔化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最終將實現牆體材料增長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