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牆體材料生態工業園的設想(2 / 2)

(一)建築垃圾生產建築砌塊

建築垃圾是建築固體廢棄物(包括道路、橋梁、過時水利設施等)包括廢磚、石塊、廢混凝土等,每年我國將產生數億噸的建築廢料,這些建築廢料絕大部分是無機材料或是經高溫焙燒製造出來的,在自然條件下很難消解,堆放這些建築廢料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對周圍的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在國外大量回收利用建築垃圾已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在我國綜合利用建築垃圾的工作才剛起步,目前牆體材料產品主要為建築砌塊。其生產工藝為建築垃圾按類分檢、破碎、分級配料,以水泥為膠凝材料經混合、攪拌壓製成型、養護製成建築砌塊。

(二)城市生活垃圾製磚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垃圾越來越多,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城市垃圾成分較複雜,綜合利用難度大,無害化處理後,仍排出40%左右的無機廢料,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對城市生活垃圾製磚進行研究,由於政策、資金等方麵的原因,目前仍處於小規模的試驗階段,將垃圾中的無機物資源化用於生產牆體材料是完全消納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徑,未來是大有作為的。

(三)江河淤泥製磚

江河淤泥是疏浚河道、清淤過程中排出的水分含量較高的固體廢棄物。一般利用築堤圍塘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汙染環境。淤泥中大量存在的是黏土泥沙與黏土的化學成分接近,綜合利用淤泥生產燒結磚,既有利於保護土地發展農業,又有利於改善環境同時也為製磚原料短缺的地方提供了很好原料來源,我國已經在利用淤泥製磚研究開發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淤泥需要脫水,雖然製磚成本相對較高,但在我國江浙一帶已經開始利用淤泥生產燒結磚,大力發展江河淤泥製磚還需要政策的支持和配合。

總之,牆體材料清潔生產、再生資源利用、汙染治理構成了牆體材料工業循環發展生態設計的技術支撐體係,即燒結多孔磚、空心磚生產技術,混凝土空心砌塊生產技術、輕型板材生產技術、煙氣淨化技術等。特別是全煤矸石和高摻量粉煤灰燒結空心磚生產技術及成套設備和自動化控製、江河淤泥製磚生產、建築垃圾生產建築砌塊、城市生活垃圾製磚、工業尾礦、化學石膏、農業廢渣等生產牆體材料的綜合利用技術。這些技術在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改善生態環境、帶動整個牆體材料工業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采用這些技術的企業已經成為行業清潔生產的排頭兵,為建築工業提供了性能優良的清潔的牆體材料。同時也解決了或減輕了相關工業的環境汙染問題,也是解決社會廢物回收和再利用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這些技術來改造現有的牆體材料生產企業,改造排放超標的企業;利用這些技術可興建一批規模大、機械化自動化水平高、清潔化生產的集約經營的企業集團,建立與之相關的工業生態工業園,以實現牆體材料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扭轉靠消耗資源、大量浪費能源、破壞生態環境增長的局麵,逐漸建立一個“資源—生產—再生資源”的循環增長模式,實現牆體材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