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唐城管(1 / 2)

人活一世,追求各不相同,有人為名,有人為利,也有人什麼都不為,隨心所欲。為名為利者,窮其一生,操勞奔波,而什麼都不為者平凡普通,碌碌無為。要說什麼樣的追求好,估計世人都有一山望那一山高。看透與看不透都是要經曆才知道,隻有在生命將終之時才想到自己有很多的遺憾,會去後悔,去回憶。

而修煉學仙之人,為的是與天地同壽,擺脫這生死輪回。修道通過自身努力和外界機緣,達到無我境界,天人合一,享受著世界的逍遙。而修佛是要斬斷塵緣,受苦難,積功德,放下執念,去西天享受極樂。

玄奘就是那修佛之人,十世輪回,無論在哪一世都有自己放不下的人,丟不開的事。身為佛祖座下弟子金蟬子,在人世間已經受盡了凡間的苦難,體驗了生離死別,看那凡人為名利,生死相搏,最後可能家破人亡。也有人一生窮困潦倒,淪為乞丐餓死街頭。更有一些人天天吃齋念佛,在危急時刻求佛祖保佑,卻沒有出現奇跡。壞人未必有惡報,好人有可能不得善終。這些體驗讓玄奘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佛宗教義勸人向善,而善良之人極少有好報,還教育世人要忍受苦難,死後才能去天堂,結果任然是做鬼。

於是玄奘明白了一個道理,靠誰都靠不住,隻能靠自己。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佛自因為能掌控別人的命運,殊不知自己也在別人掌控之中。

天恒的出現,玄奘迷惘了,在峨眉呆了幾十年,最為敬畏的就是妙音,這妙音身份他不得而知,隻是在峨眉是說一不二,後來佛祖降下旨意要去取經,妙音說:“取經事小,眼前這人才是你的正途,這人命運緊係三界,萬不可入了妖途。”玄奘向來不深究這些深奧的玄機,但是他會照做,因為敬畏妙音。

幾日下來,發現這天恒身上確實有不凡的魅力,能感受到他身上若有若無的威嚴,玄奘身為佛門中人,善觀麵相,第一次見麵時看到天恒有帝王相,天靈處還凝聚了淡淡的五彩氣。心裏就知道這孩子不凡,隻是那五彩氣被眉間的一股黑氣掩蓋,似乎這命被人改過。玄奘的這種神通號稱開天眼,普通的神仙也未必有。

於是就更加相信妙音說的,這人不能站錯隊,不能跟錯了人,佛門的清苦玄奘也開始厭倦了,現在眼前有位妙音看中的人,他也寧願去賭這一世。

凡是修道之人築基一成功,就算踏入修仙門檻,在凡間這就是神仙,但這也是凡人眼界胸懷所能理解到的,所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築基往上還有結丹,元嬰,大乘,還有渡劫。渡劫成功才能破開虛空,踏入仙界,渡劫失敗要是元神不滅,可以重新修煉幾千年,成為這地仙。這天下宗門,除了幾個大宗大派有大乘期以及散仙之外,其他小宗門修為最高的隻有結丹境界,少數的有元嬰境界高手。這天下宗門何止千千萬,可真正的高人是隱藏的,所以能出世的也就是元嬰期高手。一個元嬰期高手,滅一個國家是綽綽有餘,並且元嬰期高手戰鬥,那是驚天動地,一招就能毀天滅地,肉身被毀,還可以化嬰遁走,然後奪舍。

這些都是天恒所不知道的,但是他走的卻是另外一條路,修體加煉神,就是淬煉肉身再強大神念,最後融合。所以也不需要丹藥啊,靈氣啊,打坐啊。但是缺點就是沒有靈力,力量弱小,肉身沒有達到仙器級別容易破碎。

藍藍的天,白雲飄蕩,陽光普照,溫暖了大地,萬物生靈都在享受著上天賜予的美好的一切。自由的鳥兒,無拘無束的魚兒,勤勞滿足的農人……

天恒在空中穿梭雲層,向下俯視,眼前安閑祥和的景致讓他心情舒暢。

這是在凡間第一次禦氣飛行,都說他人都是禦劍飛行,天恒沒有飛劍,所以覺得自己似乎很窮,上次從峨眉出來,都是騎著神獸,的確覺得愜意,可是現在沒了靈力的支持,感覺體力似乎不夠,身體顯得很虛弱,煉化的丹藥積蓄的能量馬上就要消耗完畢,飛在空中有些不穩,玄奘騎著草泥馬神閑氣定,小丁也化成一隻如同大雁的白鳥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