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這番話及李晨馬上的謝恩自然引來激烈的爭執,接受李晨繼承帝位的裴行儉、狄仁傑、張柬之、駱賓王、魏玄同、魏元忠等人,馬上跟著下跪,表示他們擁護太後的決定,支持李晨當皇帝。
反對的大臣,包括裴炎、李敬玄、薛元超等人則反應很激烈,他們除了跪請武則天收回成命外,還一再指責李晨謀篡位,是李晨殺害了皇帝李顯,並逼迫武則天做出立其為帝的事情。他們要求嚴懲李晨,將李晨全家抄斬,為李顯報仇。立何人為皇帝,要從李治的其他子嗣中挑選一位。
但武則天冷冷地拒絕了這些人的意思,並宣布從今天起,李晨就是大唐的新皇帝,以後的大唐朝政,就由她和李晨共同商議後決定。
武則天拂袖離去後,這些反對李晨即位的大臣並未罷休,跟隨武則天而去,準備死諫。
而李晨也沒難為他們,任他們跟著武則天去仙居殿。
他將支持他的那些大臣召集起來,嚴令他們日夜呆在皇宮中,將如今的亂局支撐過去。
因為預先做了布置,李晨已經基本掌握了皇宮的形勢,內衛的全部及左、右羽林軍,左右金衙衛的大部,都是效忠於他。當然還有一些將領沒有表示,為了預防萬一,李晨也馬上宣布撤去這些人的職務,禁軍將領的主將,全由他信任的將領任命。
李多祚、契苾明、程務挺、黑齒常之等將,已經先一步接到李晨的密令,他們在短暫的猶豫後,也選擇了立場,站到了李晨這一邊。而長安城內的其他衛軍,很多將領是不會選擇支持李晨的。李晨必須馬上將這些軍衛控製住,將不願意忠於他的將領解職,改任他自己的親信擔任。
這一個晚上,將是不眠之夜,所有的布置都要在晚上完成,時間越長,越容易生亂。在事情急驟變化的最初這幾天,他要把一切都搞定。這也是他現在唯一的選擇,錯失了機會,那就是永遠的遺憾。
武則天那裏,他已經不再擔心,經過幾個時辰的唇槍舌戰,兩人之間已經達成了協議。
武則天支持李晨當皇帝,而李晨也答應,在隨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讓武則天過問朝事,朝會時候,也可以讓她垂簾聽政。在主動答應武則天這些條件的同時,李晨也含蓄地警告,依他現在的力量,他完全可以用發動兵變的手段,控製長安的局勢,將生米煮成熟飯。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點,那武則天最終會完全失去一切。李晨也告訴武則天,他做這一切,並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因為當年的李世民,就是以暴力手段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將皇帝之位搶到手,他最多隻是效仿前人而已。“我不會比太宗皇帝差,現在禁軍大半由我統領,宮中的一切,由我說了算。”這是李晨赤-裸裸的威脅,當然他希望這些威脅的話,能讓武則天支持他。
經過兩個多時辰的“較量”,最終武則天在沉思了好久後,改變主意答應支持李晨登基。她也提了很多要求,那就是要李晨不能否定李治的一切,還有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也不能否定。太平公主也要繼續享受公主的待遇,她的太後之位也要和以前一樣,如果她想過問朝事,李晨也不能拒絕她,在許多事上,她有決策權。
李晨當然答應,武則天提的任何要求都答應,他隻要武則天支持他登基稱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