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要都是普通人,他們還會上門來認親嗎?”

陳平安對這些找上門來的人,可沒有什麼好態度,本來就是一些不認識的人,一點感情都沒有,他們不是衝著錢來的才怪。

“老三,這就是你不對了,別一天天的眼睛長在頭頂上的,老家,那是你爸的根!”

“你是沒去過,沒感情,但那是你爸長大的地方,是他的根,能沒有感情嗎?”

就連母親在站出來這麼說,陳平安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不過,他覺得,站在父親的角度,這事兒的確能理解。他沒感情,不代表父親跟那些人沒感情呀。

尤其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的,肯定有很多故事能聊。

那就支持唄,自己爹,那不得自己寵著?

這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過的是幸福,也有負擔呀,小的得安排出路,老的得照顧他們的情緒,難怪都說中年男人累呢。

這還是陳平安是首富呢,那些普通家庭的男人,得比他過的更累吧。

而正是這些個,不怕苦不怕累的普通人,不僅僅靠一雙手努力的養活著家庭,還拉動了國家的經濟飛速的在發展!

改革開放的政策雖然好,但是經濟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人民的奮鬥,否則的話,執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不僅僅是我國,真正能自強自立起來的卻不多。

前麵有蘇聯的例子,實行激進的改革開放政策,全麵的擁抱西方,結果把自己的經濟搞崩了。

後有難越,跟在後麵“邯鄲學步”,學習改革開放,取名“革新開放”,可惜隻學了個名頭,根本沒有掌握核心。

南越在“革新開放”中隻是抄襲,卻忽視了兩國之間的巨大差異,首先就是根本問題解決不掉。

南越千年來就南北分割,又經過殖民統治和冷戰時期被強化,所以南北兩方根本不信任對方,軍隊經商的問題,也解決不掉。

還有就是過度依賴外資賺快錢,不去布局和建設自己國家的基礎,所以一味的效仿,不結合實際情況,實事求是,最後隻能落個一瓶子水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下場。

這人老了,就得哄著來。老爺子發火了,陳平安很給麵子。不就是跟那些不認識的窮親戚來往嘛,去好了;不就是想要回老家看看嘛,人老了都有落葉歸根的願望,去看好了!

說等自己死了,埋在老家那片的土地,那也沒問題!有他陳平安在,這老兩個,就且活著吧,等著去打破全國最長壽記錄吧。

還說要回老家尋根,去祭拜陳家的祖先,這也問題,尋唄就。還說,家鄉的各種墓碑,在特殊年代的時候,都被破壞了,得重新立碑。正好,陳家出了這一支有出息的,正好可以立碑祭拜,告慰老祖宗。

那問題就來了,這錢誰出啊?那肯定是最有出息的了……這還不是為了錢嘛!

當然,這都是小錢,陳平安覺得,隻要自己老爹高興,這錢花的就值得,等於給他爹買情緒價值了。

但是,還說家鄉窮,要發展,最好陳家去開個廠什麼的,這就過分了啊。

就算是親戚,但是都這麼多年沒來往了,他們對這一直在四九城的陳家,也沒有任何幫助,憑什麼就讓他真金白銀的去投資,幫助他們致富呀?

後世有某企業家,年輕時候上大學,全村人每家每戶的湊出雞蛋和錢,送他出山村。

發達以後, 人家給家鄉投資,給惡村裏人發福利,那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是自己這幫子“親戚”算什麼呀,滴水之恩都沒給過,就一句同源,幾百年前是一家,就讓自己拿著真金白銀去投資?

憑什麼呀?他們還插手上自己公司的投資了!

陳平安拒絕了投資,其他的事情都好說。

桌上,同樣在吃飯的於莉和槐花,相互看了一眼,都理解了對方眼中的意思。

事關事業上的事情,陳平安連自己親爹的麵子都沒給,棒梗開飯店的那點事兒,徹底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