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牆中學的食堂很溫馨,由幾扇屏風隔離成幾個單獨的用餐區,相互之間聯絡也便利。每個區域都有特色售賣窗口,謝雨帶著朱昭俊和王文劍來到“蘇杭區”,這裏賣的有蘇杭地區的小吃,緊鄰著“雲夢區”(湖南湖北菜)、“泰山區”(魯菜),這些區域的菜肴每一段時間都會更換,比如現在的包子是山東口味,屬於泰山區售賣,而麵點是蘇杭口味,有蔥油麵、辣肉麵(一點也不辣)……香氣四溢,風味純正,讓人立刻就食指大動……
不過不管哪個窗口都有普通套餐售賣,搭配的菜點都絕非普通大鍋菜可以比擬。每個區域都是一溜傳統的大圓桌,除了造就了大量的交流之外,還常常有人放著××預約的牌子,可以用來小型聚會,可見充分考慮了飯堂作為社交場合的國情。桌布上赫然就是各個地區菜係簡介和名菜說明,配以該地區的風景、名勝和文化介紹,不愧是石牆中學,食堂都花了這麼多心思,在這裏讀書3年,哪怕考試成績不怎麼樣,潛移默化懂得的東西也不會少。
飯後,朱昭俊便和高一的同學們去教室集合。尹智平向大家簡介了自己,然後做了同學之間的簡略介紹,這個時候才朱昭俊終於有時間好好的打量一下他的同學們。
石牆中學一個班級有三十多人,綜合來說,算得上是很少的高中班級了。一個年級10個班,高中三個年級也不過一千人,初中更是少,才400多號人。這麼一個小型的學校,能當上地區最佳的中學,一定不是沒有原因的。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作為重點中學,升學率極高的中學,男女生的比例居然幾乎精確的等於1:1,據說這是校方刻意安排的結果。結果這一屆的高一(五)班就很完美的有18個男生、18個女生。
接下來,尹智平開始為同學們解釋學校的規章製度。石牆中學除了正常的科目和課程設置以外,同別的重點和追求升學率的中學相比,除了體育、音樂、美術課程設置分量十足以外,還有哲學、體操課程,另外還有自由選修課程,高中三年每人需要修夠30個學分的自由選修課才能算及格,這些課程常安排在晚上或者下午二三節課。部分課程從早7點開始,如晨練(選修)、晨讀古文(選修),正式課程從8點開始,中午午餐和午休時間是11點30到14點30。中午還開設瑜伽(選修)、禪宗(選修)這些放鬆課程,下午共4節課程到17點40,其中有1-2節屬於自由課程時間。這些課程的設置自由度相當大,而且每個教室座位都很多,足足有50人,而學生隻有30多個,剩下的座位是給自由學生準備的。每個教室有一個常駐班級,後麵是給本班學生用的儲物箱。班級與班級之間的交流很多,而且每個年級都有2個可容納120人的大教室,可供3個班同時上課,這些主要是給受歡迎的選修課準備的,也有其他課程也在這裏進行。這個教室同時有簡單的舞台設施,撤掉部分座位後可以用來做小型舞台。
每個學生除了有考試分數一項評價指數以外,還有各種活動積分,包括科研積分,可以由參加競賽、發明類的活動獲得;文體積分,由表演藝術、新聞稿件、體育活動之類的活動獲得;自學積分,可以由提交論文和自學報告後由老師給定,也可以通過圖書館在線時間換算,可以用來抵消必修課時間,也就是你可以蹺課了;另外還有操守積分,由平日裏的表現計算,比如遲到早退、課堂表現惡劣、打架鬥毆等違反校規的行為被證實、舉報證實後會扣分。每周計算一次操守積分,如果扣分到一定額度,會有相應懲罰。此外,學校的各種活動,還會提供一定的獎勵積分,你可以把你的獎勵積分加在任何積分種類上。年終所有積分加起來後算比例分,占學生評價的40%,考試成績占50%,學校評價占10%,才是學校裏學生標準排行榜的標準。
不過學校裏還有很多其他的獎項,有不同的積分計算方式。算起來林林總總,居然有30多種獎勵,獲獎總人數達到200多人。
有一個獎項的說明是這樣的:《文體之星獎》:獎勵給文體方麵最優秀的人;範圍:全校;條件:文體分100%,前六名分三等獲獎;獎勵:下一年所有積分+30,文體分獲得+10%,榮譽點320,次等減半。《畢加索獎》:獎勵給優秀而全麵的小畫家。範圍:全校;條件:文體分40%+科研分30%+自學分30%,必須在校內外繪畫大賽中獲獎或者在媒體上刊載繪畫作品,前三名獲獎;獎勵:所有積分+35,文體分獲得+10%,科研分獲得+5%,自學分+5%,榮譽點460,次等3/2。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當尹老師介紹完這些後,朱昭俊看著手裏一疊:《石牆校規》、《石牆學生標準分計算規則》、《石牆獎勵懲罰規則》、《石牆學生指南》的書,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尹老師接著說,接下來,作為你們的班主任,我要主持第一次班內職務選舉活動,以後這些改選活動就是你們自己組織了。我們要選出9名班委,分四類:班長1人,監督班委2人(紀律委員、生活委員),執行班委3人(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宣傳委員),領導班委3人(財務委員、學習委員、組織委員)。班委特權是,發起班委會議,首先我來介紹一下班長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