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與昆侖山脈分界。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山脈南部一小部分由陝西延伸至湖北漢水一帶。秦嶺山脈全長1600公裏,南北寬數十公裏至二三百公裏,區域遼闊,大氣磅礴。
自古以來,秦嶺割斷了關中與蜀和楚的往來,保持了生態完整。秦嶺擁有古中國最著名的"棧道"工程,在懸崖絕壁上,鑿洞插鐵,上鋪木板,作為穿越山脈的道路。《史記》中說:“秦嶺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險”的稱號。
秦嶺北部是渭河,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南部是漢江,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中國大地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兩條河流上最大的一級支流,夾裹著這樣一座奇特的山脈。這座博大精深的山脈養育出兩條具有非凡意義的河流。因為有秦嶺的氣候屏障和水源滋養,才會有八百裏秦川的風調雨順,才會有周、秦、漢、唐的絕代風華。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古代文明,確得益於這樣一座樸實無華的由巨大花崗岩體構成的山脈。
茫茫青山之中,一座山梁上一個人影在蹣跚而行。
樂陽,陝大的三年級生,利用假期來秦嶺探險,本來在設計中完美無缺的美妙的旅程,卻變成焦慮和後悔之旅。在從牛背梁進山後的第二天,樂陽發現了一個采藥人走的小道,神使鬼差的競踏上了小道,這就是噩夢開始的地方“那個該死的小道”,樂陽惡狠狠地詛咒道。
樂陽走的有些累了,他找了個平緩的地方坐了下來,打開背包看了看,無奈的發出了一聲歎息。
背包裏還有半瓶水,兩袋方便麵,吃剩的半塊麵包,小刀子,軍用鏟,手電,電池以及各種藥,帳篷和睡袋綁在背包上。
這是進山的第五天了,再找不到出去的路就很危險了。樂陽心裏想著,掏出裝在上衣兜裏的手機,看了看時間是下午的4:26,還有兩格的電量,可怎麼就沒有信號呢?不應該啊?樂陽心裏哀歎著,難道天要亡我?
現在是夏天,天要晚上7至8點才能黑下來。樂陽不想再走了,他搭好帳篷,在帳篷外撒了一圈驅蟲粉,坐在帳篷前啃起了麵包。
雖然是夏天但山裏的背陰處還是很涼爽的,樂陽邊啃麵包邊把進山這幾天的過程回憶了一遍。從踏入采藥人的小道開始一直到這悲催的現在,就像過電影一樣的過了一遍。有的地方很清晰,比如如何決定走這條小道的以及在小道走的前兩個小時曾看到過的一隻紅腹角雉。但有的地方卻很模糊比如在采藥人的小道上艱苦的走了兩個多小時後,小道就消失了。樂陽無比英明的決定原路返回,雖然耽誤些時間,但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我不是應該早就回到旅遊路線了嗎?怎麼暈暈乎乎的迷路了呢?”樂陽自言自語。
樂陽在包裏翻出一本自製的《探險手冊》,翻了幾頁,找到‘在山裏迷路如何辨別方向’這篇,看了起來:愛好野外登山的朋友,或者你是很少參加戶外活動的人,在登山後走走看看,常常迷路,困在山裏。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
1、坐下來,喝點水。別慌張。記得天下沒有死路。看看包裹裏,有多少食物跟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