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起源(1 / 2)

在距離太陽係1萬光年,銀河係第一大旋臂----半人馬臂的邊緣,一顆不斷發射出微弱音樂信號的衛星——旅行者2號探測器正在朝向前方一片小行星群移動,一曲《高山流水》正在悠閑的播放著,仿佛前方的小行星帶並不是潛在的危險一樣,突然就在小行星帶迎麵衝出一顆速度快過旅行者2號多倍、且體型巨大的隕石,旅行者2號幾乎擦著隕石運動時噴射出的氣體與隕石擦肩而過,旅行者2號不但沒有被隕石撞毀,還受到隕石細微引力的作用大幅的改變了前行路線,正巧避過了擋在原路線上的小行星帶,避免了墜毀的危險,這是它在脫離地球後的30年中,與臨近毀滅的無數次中最危險的一次了。旅行者2號上攜帶著那塊刻有地球上的各種信息的銅板及用各國語言翻譯成的和平宣言、各國優美的音樂不間斷的宇宙中播放著。這次脫險,也注釋著它將繼續它曆險、並完成它的曆史使命。偏移的軌道使它快速的飛離旋臂,進入到星球稀少的虛無空間,而一股神秘的能量漩渦,正在它的正前方悄然的形成……

(5年後、地球、公元2012年)

2012年初,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整個世界籠罩在恐懼之中,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世界末日的預言竟然如此鮮明的展現在人類麵前。沮喪、無奈和狂熱的信仰,一時間遍布全球。

雖然各國政府在研究對應策略的同時極力的在掩蓋真相,防止社會動蕩,但是此時的夜晚每個人都可以借助民用天文望遠鏡清楚的看到,一顆巨大的、足以摧毀地球10次的隕石,正在一點點的朝地球飛來,世界末日的謠言四起,絕望在此時仿佛是用在人類身上最恰當的形容詞。

這個顆被命名為“泰坦”的巨大隕石,早在1年前就被科學家發現了,於是開始研究並秘密進行了多次模擬和實際操作,但均無法使人類避免毀滅,最終決議使用地外核武器進行攔截.由於距離遙遠,為保證命中及達到最低損失模擬的標準,需等到隕石當達到一定位置才可以發射核武器……

2012年6月18日兩顆地外核飛彈已經在空間站的發射台上待命,隨著發射時間的臨近,各國人民都密切的關注著媒體的報道,各國首腦也都親臨各國航天指揮中心及時觀看發射情況;

“10、9、8……2、1、0、發射!”隨著倒計時的結束,兩枚飛彈在外太空中的俄、美太空戰發射台上先後點火發射了,根據模擬演示,飛彈先後圍繞地球軌道飛行,借助地球引力達到理想的速度,在準確的時間與地點脫離地球軌道,目標直指“泰坦”隕石。

根據計劃,第一枚飛彈將於714小時後的淩晨2點整與隕石接觸,將隕石炸成碎片;第二枚飛彈將在30秒後自行引爆,利用衝擊力使隕石碎片改道從而避開地球。伴隨著兩枚飛彈的還有一顆通信衛星用於對事態的監控,就這樣人們開始了度日如年的等待……

(一個月後)

人類的審判日終於來到了,由於距離原因,通信由將近30分鍾的延時,由於事態嚴重,這一刻的畫麵隻有中、美、俄、英、法等航天大國的首腦才能夠第一時間的觀看,為防止人類社會的更加嚴重的騷亂,對外宣布的時間要比真正的時間晚72小時。各國首腦在這一天,齊聚位於俄羅斯內陸的某宇航指揮中心,在大屏幕上耐心的等待著,有計時人員在計算著時間:“第一枚飛彈已經引爆,60秒後第二枚飛彈引爆,30分鍾內過後,將於有關於引爆的畫麵傳回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的揚聲器中傳出各國語言的通報……

(29分鍾後)

在場的所有人,心情都十分的緊張,密切的關注著大屏幕,兩顆飛彈一前一後的逼近隕石,通過畫麵大家直可以通過飛彈的大小直觀的發現,隕石有多模的巨大;這是關係到人類命運的時刻。這是揚聲器中又傳出了倒及時的聲音:“10、9、……2、1、0。”隨著倒數的結束,畫麵上突然一片白光,隨後爆炸的各種數據也傳回了指揮中心,劇烈的光芒持續了10秒多還沒有完全的散去,所有人都知道著第一次的爆破很成功,但是具體的效果卻尙不知曉。這時,一位美國的數據分析人員瘋狂的英語大叫起來:“成功了,我們成功了……”雖然著一切度時30分鍾前發生的,但是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一同歡呼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歡笑,更有大部分人熱淚盈眶,歡呼聲持續了很久……

正在大家歡呼雀躍的時候,突然大屏幕上的信號消失了,數據也停止了傳輸。這一變故使指揮中心的氣氛再一次凝固。所有功能工作人員迅速的檢查著係統,排查這可能發生的任何故障,因為大家都知道,及時大塊的隕石被破壞,如果不能改變隕石碎片的軌道,同樣對對人類世界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片刻後,剛才第一個歡呼那名工作人員,跑到總指揮的麵前說道:“報告,第二枚飛彈沒能按計劃爆破,被第一次引爆的飛彈所牽連,幾乎同時被引爆。”

“什麼?怎麼可能,第二枚飛彈一直保持在安全的距離以外,而且還有精密的保護措施,這不可能,通訊衛星距離爆破地點距離更是遙遠,怎麼可能連衛星都停止傳輸數據了呢?”總指揮官驚訝的質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