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就在禦花園當中散步,自始至終,李向民保持著淡淡的笑意,並沒有說話,但心中對楊天承卻恨得要死。直到走進了一個涼亭當中,他坐了下來,並且讓李向民在對麵的位置上也坐了下來。
“陳愛卿不知道對朕有什麼期待呢,希望朕在哪一方麵有所作為。”
楊天承就想起了曆史上的貞觀之治,想起了當時的一些事情,於是就侃侃而談。
“陳愛卿說得很好,總是能夠說到一些點子上。你仿佛是朕肚子裏的蛔蟲,其實朕也是這麼考慮的。再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大唐國的建立與大炎比起來,如何呢?”
他問這句話的時候,仔細的盯著對方的眼神。
楊天承的眼神有著輕微的觸動,馬上就收斂了起來,雖然稍遜即逝,可是李向民還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心想,原來這個家夥果然和大炎國的楊家有著聯係。
“皇上的所作所為當然比大炎國好多了,那時候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的特別的苦。”
“你說的不錯,大家都對朕寄予了很大的厚望,朕必須開創一個盛世。雖然大炎國的人氣數已盡,但是也是有好人的,在本朝有一個楊侗,乃是大炎國楊天承的親孫子,現在在本朝為官,這個人特別的耿直,朕非常的欣賞他。”
楊天承又是一愣,楊侗,那不就是自己的孫子嗎?對了,李向民為什麼一個勁的在議論大炎國的事情?難不成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這應該不太可能呀,但他的臉色忽然煞白了起來,問題是袁天罡剛才來了呀,難道袁天罡說的話題和這個有關嗎?
“是嗎?微臣以前倒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楊天承平靜地回答道。
“沒關係的,沒有聽到就讓你見一下吧,因為他是一個好官,以後你要多和官員們聯係,來人呀。”隨著他的高喊,在幾十米外的一個小太監走了過來。
李向民就讓這個小太監去把楊侗叫來。
楊天承感覺到這裏麵一定有問題,皇上為何無緣無故的要說起楊家,肯定是在試探自己,難不成袁天罡真的說了什麼?
難道說這個時代的袁天罡,根本就不記得上一個時代的事情,而來陷害自己嗎?
而楊侗來了,他是一個很瘦的男子,剛過了弱冠之年,穿著一身官服。
行禮以後,李向民就把楊天承介紹給了他。
於是,楊天承和楊侗就互相的行禮。
李向民麵帶微笑地看著兩個人打招呼。
兩個人都坐了下來,李向民就提出了一個要求,讓兩個人互相認識一下,闡述一下在朝廷方麵的不同。
兩個人於是就對治國之道進行了一些論述,李向民驚奇的發現,兩個人之間真的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但同時他又特別的生氣,難道說這兩個人真的關係匪淺嗎?
簡直是豈有此理,他內心對楊天承更加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