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南的闖過北的,遊過山玩過水的,留過學訪過美的,還有火車道上壓過腿的,都過來看一看嘞!開車的,加油的,開飛機撞大樓的,別錯過機會!還有折騰貓的搗騰狗的,沒事拎著鳥籠子走的,都過來看一下!”行走在徐州某條菜市的吳桐,被這一陣吆喝聲吸引住。投其目光,馬路邊陽光照耀處,一老者坐在椅子上一邊吆喝,一邊演示著手中的動作,已經圍了一圈人,不時有人被他詼諧幽默的談吐,蕩起陣陣笑聲。
“天花板,地板磚,樣樣東西都能沾,能沾大能沾小,能沾手機和手表,能沾長能沾短,能沾鐵管和鋼管 ,累不累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買不買要不要,帶回家裏你才偷著笑!”說到這裏,老者將手中一隻鞋子“呲啦”一下,在眾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中,直接用刀割開幾乎兩半的大口子。
“你不是要用膠水把這隻鞋子沾好吧?這都被你割得快分家了,咋可能沾得上?”圍觀群眾心裏有疑問是應該的,大家平時腳下的鞋子破了或者開膠了,有時用膠水還沾不住,即使粘住了也撐不了多久時間,用稍微好點的膠水才能牢牢實實粘住,不過誰何時沾過這麼大裂口的鞋子?畢竟鞋子爛這麼大口子早就扔了,誰還拿來用膠水粘,所以這個表演對於圍觀群眾來說還是很新鮮的,都想見識下這膠水究竟是不是這樣神奇,是不是真能把這隻幾乎兩半的鞋子愈合。
老者見眾人表情裏既有驚訝又有懷疑,也不解釋什麼,微笑中繼續說道:“隻聽次啦一聲響,這雙鞋子就和他老媽一樣下了崗。我一麵抹膠,兩麵沾,使用起來很簡單,用力按住十幾秒,輕輕鬆鬆就沾好,沾好穿上就能跑,一直跑到釣魚島,沾好立馬就能穿,不耽誤學習上下班,你心再靈,手再巧,沒有膠水搞不了。”老者邊念念有詞,邊將手中膠水滴在開口的鞋子上,然後輕輕壓緊,等待期間依然妙語連珠。
“買不買無所謂,看看我又不收費,這不是SAS禽流感,往前一碰就傳染!”
“住七樓,住八樓,沾個東西不用愁, 能沾高,能沾低,能沾輪船沾飛機!”
“能沾金,能沾銀,能沾男人和女人!”
“沾大哥,沾大嫂,沾的誰也跑不了!”
“沾飛機,沾大炮,粘的火車不掉道!”
“粘的東西牢不牢,是賽過英國的電焊條!”當說到這裏,老者將沾好的鞋子用力拉,用力拽,繼續說:” 時間短,速度快,大家拉到馬路一起踹,咋拉咋拽都不壞!萬裏長城長又長,從北京到沈陽,就怕口子沒那麼長!“
老者表演完沾鞋子,又繼續表演沾臉盆,還有用膠水補輪胎等等,每換一樣東西就說不同套路的順口溜,期間還沒有重複的。他麵前擺滿了沾的各種東西,鍋碗瓢盆,瓷磚玻璃,鐵管鋼管等等,最誇張的是邊上用幾根鋼管支了個兩米高的架子,然後架子上拴著一個橡膠繩,繩子下掉著一個懸空的巨大石頭,橡膠繩明顯用刀子割斷後,用膠水重新沾合的,給大家展示膠水強大的威力!
他這一場表演,眾人臉上都掛著不可思議的表情:“你這膠水太厲害了,沾啥都那麼結實!”一名觀眾邊用力拉剛剛沾好的鞋子,邊讚歎道:“用那麼大力氣都拉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