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傑地靈(1 / 2)

幾年前,蔣岩考上了大學,這在鎮上算是一條非爆炸性新聞。

蔣岩家卻炸開了鍋,父親蔣佐義是小學教師,算半個知識分子,他識時局不覺得考個大學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母親則不同了,非要擺個十桌八桌的慶祝一下,後來在蔣佐義的極力勸阻下才換成在家裏擺上一桌請至親好友慶祝一番。

蔣岩是鎮上的第一位的大學生,但這不至於成為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因為小鎮以前是出過一位狀元的,鎮口立的碑現在猶存,隻不過久經風雨,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了,隻能看清大大的兩個字“狀元”,看不出是哪一位狀元,但鎮民們認定這是一塊狀元碑,前幾年鎮上大肆宣傳旅遊,這小鎮就成了文天祥故裏。

蔣岩考上了大學也算是文天祥後繼有人了,從這一點上講,蔣岩覺得鎮上也得給他立個碑,他很興奮。後來得知碑大都是給死人立的,他也就不期待鎮裏給他立碑了。蔣岩還是很興奮,不是因為文天祥後繼有人,而是聽說大學可以自由戀愛。“自由”多麼美好的一個詞啊,“戀愛”多麼期待的一個詞啊,想不到這兩個將要同時到來,而且是放在了一起,“自由戀愛”,多麼美好啊!蔣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要在那片淨土裏找到另一半,他懷揣這這樣的夢想上路了。

蔣岩走得那一天除了至親去車站送別外李蕭蕭也去了,李蕭蕭是蔣岩的鄰居,是和蔣岩一起長大的死黨,死黨中還有一員叫趙亦,不過趙亦現在已不知在哪裏了。蔣岩硬著頭皮聽完了親人的一一囑咐,又囑咐蕭蕭好好學習來年也考一所好大學,揮手走了。

連蔣岩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上大學十五天後他就“墮落”了,同時“墮落”的同學還有很多。“墮落”的理由也很簡單,這裏根本就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淨土,這裏的老師不是花白胡子,這裏的女孩不像小說裏的那般純潔,所以他“墮落”了,而這些當初看來合情合理的理由在幾年後看來都隻是些蒼白的借口而已。

貌似蔣岩是早戀,但是他自認為自己的愛情死在了18歲,那是因為那年快要升高三,學習壓力大,而老師講了一句“愛情和大學不可兼得”,所以他痛苦的放棄了那個女孩,在他痛苦之前那個女孩子也由於老師那句話放棄了他,蔣岩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失戀,但心裏覺得自己的愛情死了。

初戀發生在什麼時候他忘卻了,但初吻還留著,不是他舍不得給人,是沒人願意要。他覺得有生之年最轟轟烈烈的戀愛發生在15,16歲兩年,那兩年他把家裏給的早餐錢全給同桌買了零食,以至於他的體重從150降到了120的標準體重,減肥能減的這麼徹底,能減的這麼決絕、這麼開心,難道不是轟轟烈烈嗎?所以他認為這是轟轟烈烈的愛情,後來體重標準了,那個女生也就不和自己坐同桌了,以至現在蔣岩甚至懷疑那個女生怎麼那麼的偉大,一定是老天派下來減自己肥的,一定是那女生害怕自己太瘦了才離開他的,自己不是被甩了。在這之前的14歲,蔣岩上初中,心靈的純潔是他至今所佩服,這也使得他暗戀的一個女孩一直到畢業生了別人的孩子,同時也使他懂得了先下手為強,這種思想也影響並陪伴他走進了大學校園。

就這樣,在開學的第二天,蔣岩一眼就瞄上了她,並認定她就是孩子他媽。蔣岩很快的知道她叫開開,實話說,開開是介於醜與美之間,這點她的名字上也體現的出來,後來蔣岩又想到,女生起個這樣的名字實為不雅,因為這一點他曾想過還是算了,但冷靜之後,他開始頻繁的照鏡子,問別人“我帥不?”,最後通過類似問卷調查與自己照鏡子的結果他總結出:自己介於美與醜之間,而且傾向於醜。這樣想來,如果他和開開真的好上了,還有點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意思。從此他下了決心追開開。

同年的10月1日,他正式遞交了第一份傳統意義上的“情書”,結果第二天就從她同學那收到了回信:你好,

我是姚開開,你說我們是一個班的,可我對你沒一點影響,可能是剛開學還不熟的緣故吧,我本不想回你的信,以為我覺得這樣很無聊,就是浪費時間,魯迅先生說過‘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我若花時間寫信給你,你必定還是要拆信看,這樣我即謀殺了你也謀殺了我自己,但寢室姐妹都勸我回信,我便回了,同時我想也有回的必要,我要告訴你,我們現在都剛剛進入大學的校園,看我們的校園這麼美麗清秀,是個學習的好環境,所以我們要抓緊機會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