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完結(1 / 2)

“朱彤呢?”

“回將軍的話,已經處理幹淨了,請將軍放心。”副將十分自信的向獨孤度保證道。獨孤度點了點頭,示意軍隊即刻進入徐州城,不得不說,朱彤當初把徐州的半數力量都帶走了,以至於等獨孤度的齊軍抵達徐州之後,剩下的半數的丹陽兵紛紛群龍無首,向獨孤度投降。就在徐州淪陷的第二天,來自李景的援軍也抵達了壽春城,不過令人驚奇的是李景並沒有派來新的將軍前來代替馬屏的職務,畢竟以現在馬屏的資曆還是不足以擔此重任,畢竟壽春的安危關係到整個淮北是否能夠穩定,尤其是有些居心叵測的人在李景的後方搗亂。

大魏紹定元年,對於李景來說,眼下的情形開始滿滿對自己有些不利,先是楚國的內亂居然比魏國的內亂結束的要快的多,不過好在,李景的盟友阮氏在這場內亂之中所受到的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嚴重,內亂的關鍵在於中央的龍氏與地方上的龍氏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對於國都之中的那個小皇帝來說,這些自己的皇親一個比一個希望自己被人趕下台,所以在削蕃的過程之中遭到了很大的阻力,甚至一些龍氏皇親竟然公開反叛,而作為地方上的一個異姓領主來說,對於這種龍氏內部的權利之爭,阮氏沒有任何的理由的公然幹涉這場內亂,甚至還希望雙方誰都不能好過。不過這個想法終究還是有些不合實際,所以對於阮氏來說,隻有穩定目前的局勢才是最好的結果。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一定不可能,放心把一個。自稱是自己朋友的人放在自己的背後。尤其是這個朋友曾經背叛過自己。眼前李靜的所有經濟來源。基本上就是靠著禹州的金礦,還要。還有來自蘇州的。商水,所來支撐的。所以無論如何,淮北的局勢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問題。所以壓在馬平身上的擔子,就更加的沉重。魏國的那段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所以無論如何李景和李禮必須馬上的,解決魏國的內亂。所以,對於魏國的老百姓來說,戰爭的陰雲,依舊沒有散去。

大魏紹定元年1月,20日。經過一年休整的禁軍再次從洛州城出兵。目標直指黎裏的,關鍵所在充州。眾所周知,充州位於大河的連接著,由膠州至河北的,通路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李禮的手中尚且還掌握一支王牌部隊那就是屯助於充州的大河水師,這支誰是可以說是整個大魏除了南方的襄江水師之外,另一個擁有分離編製的一支部隊,同時也是整條大河之上無敵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這一支部隊的存在,才使得北方盤踞在雲中,雁門的燕國騎兵沒有足夠的把握不敢擅自南下進犯大魏的河西腹地。

此戰李景幾乎可以說是盡出自己的精銳部隊共計十萬人,當然對外宣稱自己為二十萬大軍,不過這當然不是李景單個一路的兵力,在李景的計劃中,由陽翟領兵五萬繞過充州在李景率兵包圍充州的期間,而後與從南方壽春北上的馬屏的五萬禁軍在徐州彙合後,直接進攻李禮的老巢膠州,在此之前代表李景德使者已經在去往河北的道路之上,李景相信以現在的情行來看,擺在他們麵前的原則並不多,而自己的選擇恰恰是其中最為有價值的。

河北將門這樣的組織必須停止,並且交出河北軍的控製權,僅保留燕山防線河北軍中河北諸將的權利,其他各家族的將軍必須前往京城最新設立的都督府中任職。保留河北各家族的原本官職,爵位以及封蔭。

河北將門王府之中,作為河北將門的代表人王家的話語權在李禮和李景的聯合搗亂之下,已經早就沒有了原本的權威。吳源親自率領五萬禁軍直接包圍了黎陽城,隻要使者談判失敗的消息傳到京城,在李景的授權之下,吳源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拿下黎陽城!畢竟黎陽城之中隻有兩萬人,而且黎陽的防禦工事十分的薄弱也不是河北軍的精銳,所以吳源有信心在李景拿下充州之前踏平黎陽。

大魏紹定元年一月二十三日,五萬禁軍抵達距離充州城不過百裏的距離,出乎人意料的是這次李禮並沒有像上次守備洛州城那樣,而是把自己的所有齊軍精銳全部抽出了充州城,原本在李景的心中拿下充州城恐怕又要成為第二個洛州城。所以在自己的眼前出現浩浩蕩蕩的齊軍陣型的時候,在舒了一口氣的時候,同時也使原本有些放鬆的李景又一次緊繃起來了自己的神經。

“三弟,怎麼樣,想來這是我們自從洛城一別之後的第一次見麵,雖然這樣的場合並不適合敘舊!”李禮獨自一人一匹馬來到李景大軍的麵前示意李景同樣上前一談。

“兄長似乎很看的開,畢竟你我也是同胞兄弟,可是我不可能辜負了我身後的這些信任我的人!”

“那我們就沒有別的話可說了,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還是那句話,投降吧,無論是你我兩方還是整個大魏的蒼生百姓。紛亂的時代可以結束了!”

“這話也是我想對你說的,同樣的我的身後的人也不會允許我這樣做。”李景向李禮點了點頭,便調頭返回了自己的軍中,同樣的李禮也是如此,在雙方的號角聲同時響起,最先發起進攻的輕騎兵一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對雙方的陣地進行分割包圍,不過很顯然無論是李禮還是李景都心中留了一手,不過由於李景的軍中弓箭手的數量並不多,所以雖然齊軍的騎兵沒有占到一絲的便宜,不過依舊可以來去自如,可是負責進攻齊軍陣地的禁軍騎兵了就沒有那麼的輕鬆了,冒著絡繹不絕的箭羽,堵在輕騎兵麵前的重步兵形成了一到十分厚重的屏障,如果李景的輕騎兵衝過去恐怕能夠活著出來的人也不會有太多,所以這種沒有意義的拚命的方案並沒有被李景所采取,前者十分果斷的將輕騎兵撤了回來,不過遭到了齊軍騎兵的堵截,死傷慘重!戰事進去了焦灼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