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害(3 / 3)

那一年,小乞丐模樣的青木饑餓難耐,去偷那剛出籠的熱饅頭,被抓住後毒打後意識恍惚,一夥人將其還不解氣,要將其送官查辦,突然有一個天籟之音說:“算了,如此可憐的小孩,所有的賠償我來支付,放了他吧。”

青木暈過去了。再次醒來的時候,是在一個寺廟裏,周圍彌漫著檀香的味道,有個人在他身邊,望著他驚喜的說:“你醒來了,真好。”是那個天籟之音。

“你爹娘何在?”

爹娘?我還有爹娘,可是,我不能連累他們,萬一這個人是壞人,將自己再送回潘府,不但以後要受罪,他們會更有借口去欺負爹娘。想及此,青木搖搖頭。

“你是孤兒?”

青木點點頭。

“可有名字?”

“青木。”

“姓什麼?”

青木搖搖頭。

那人歎息一聲說,“又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以後就留在這裏,跟著我,叫我一聲師父吧。我會教你一些本事,以後你便可以不做乞丐,能靠自己的本事討生活。我姓左,身邊的這些孩童們都姓左,他們和你一樣都是孤兒,也是被我收留下來教本事的,以後你也姓左好了。”

自此,青木留在這個小小的道觀,有幾個年齡相仿的男孩們一起生活。

聰慧漂亮的青木,隨著春秋更替,出落的越發英俊,又因為自己的勤奮,常常能博得師父的讚賞。數年過去,已經16歲的青木才發現,其實師父緊緊比自己大八歲而已,他自己也不過是個孤兒,卻肩負著如此多的重擔。他也想為師父解憂,鞍前馬後的為師父奔走,與師父走的越來越近,經常兩個人一起做事,與青木一起研讀道學,與青木一起耕田作藝,與青木一起挑燈觀星。

青木已經開始懂得一些情事,每每望著師父的時候,眼睛裏都多了一些癡戀。他知道,師父懂得,隻是師父不說,不點頭,也不點破。

原本一起的兄弟們,眼睜睜的看著師父的眼睛天天圍著青木轉,甚至有時候忘記了他們的存在。嫉妒,沒有辦法不嫉妒。眾多弟子中,聰慧的,是青木,英俊的,是青木,受寵的,也是青木。明明都是孤兒,明明都應該得到師父的寵愛,為何,為何師父的身邊始終隻有一個青木,是青木搶走了大家的師父,是青木搶走了眾人的寵愛。

終於有一日,趁師父出去修緣的時候,他們將夜睡的青木扔進後山那個小湖中。從此,這個寺廟裏不會再有一個青木與他們爭奪師父的嗬護。即使幾日後師父回來,也可以編造謊言說青木自己走了,說想要自己出去闖闖。

“師父!師父!……”

身子一點點下沉,水浸泡著自己的眼淚。青木終於閉上眼睛,任自沉淪。就這樣死了,好不甘心!自己還沒有像師父表白,還沒有說想要與師父一起雲遊四方,一起……可是,與師父在一起的那些年,自己是快樂的。

自己死了,師父怎麼辦?

死了?!為什麼,自己還有意識,還有人拍打自己的臉:好疼啊,誰在打我,誰……

努力睜開眼睛的青木被陽光刺痛了,緊忙閉上眼睛,掙紮著動了動,一摸身上,還是濕淋淋的:難道,我沒有死?

過了一會,青木又試著睜了睜眼睛,看到眼前一個放大了湊得很近的臉,“啊,你……是你……”隨即又暈了過去。

被青木的叫聲嚇的癡呆的人剛回過神來,就看到自己剛救起的人又暈了,鬱悶異常,摸了摸自己的臉:“我?我怎麼了?他認識我?我怎麼不記得有認識他?”那人摸著頭使勁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