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讀書,修行,談戀愛(1 / 2)

葉知秋,這是劍聖的名諱。

這段話是劍聖親手題寫的卷首語。

一葉知秋至,一粟觀滄海,於細微處可洞察世界。他的名字不像其人那般狂放不羈,平凡之中卻暗藏著微妙的哲思。

阿飛神情激蕩,默默在腦海裏繼續逐字閱讀著巨壁上的道藏真言,愈看愈心驚肉跳。

這篇宏觀巨著洋洋灑灑,竟不似尋常的築基類修行典籍那樣,先從最基礎的劍術修煉開始講起,而是首先天馬行空地概述了整個大陸的天文地理。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川河嶽,其內容所涉範圍之廣,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卷首語中屢次提到“世界”一詞,果然還是要從認識世界開始。

阿飛心中暗歎,這位劍道獨尊的學識竟如此淵博,無所不通,不愧是萬古一聖,後世恐怕難有人望其項背。

看完很大篇幅的一段世界地理概述之後,他並沒有立即讀到自己迫不及待想要涉獵的正文典籍。接下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篇全書總綱,換言之,就是這本指歸的詳細版目錄。

卷首語,前言概述,現在又是總綱目錄,阿飛眉關微皺,搖了搖頭,這部書的框架真是出人意料的齊全,頂天立地的聖人倒有耐心坐下來著書立說。

薰兒就坐在阿飛的身旁,她俯過身子,輕語道:“你可能不知道,這部《天下劍理指歸》共有八卷,眼前這麵牆壁上的隻是首卷。你還是耐心讀下去,每卷的邏輯關係都非常緊密,稍有跳躍,後麵的內容就會更加晦澀難懂。”

阿飛聞言,失神一怔,轉過頭環視著四周的那七麵牆壁,驚疑地問道:“這麼說,整個一樓八麵巨壁上記載的,全都是這部劍典?!”

薰兒認真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是的,一樓隻有這一部道藏,這就是為何會有眼前的總括目錄。整部書的框架非常宏大,而內裏具體講述的內容又十分精細嚴謹。據說,有很多人才讀到第二卷,就已經將首卷的內容忘掉一大半,實在難以統籌兼顧。沒有半年時間,根本無法通覽全書!”

“半年?”阿飛臉色頓時劇變,差點就要跳了起來,吹胡子瞪眼地道:“我還指望能在劍閣裏多看幾本書呢!一部劍理指歸就要耗掉半年時間,還多半會忘掉其中的內容,那在這裏耗費時間豈不是太不劃算!”

薰兒神色凝重地注視著壁上那些金光燦燦的文字,沉聲說道:“如果能夠真正讀懂這本書,那麼,你也就不必再看其他的東西了。卷首語裏說得很清楚,它其實暗藏整個世界!”

阿飛沉吟片刻,終有所悟,明白了開卷那幾句話中蘊含的玄奧禪機,繼續靜心閱讀下去。

首卷依舊沒有講解劍道領域的相關理論,而是從宏觀的角度上闡述了本源力量,也就是天地元氣的流轉,以及它所衍化出的諸般形態;第二卷則正式開始真正的劍理傳授,主要從能力層級等方麵,具體劃分劍修不同階段所能發揮出的極限。

阿飛對這部分內容倍感期待。他對劍道領域知之甚少,依舊停留在基礎劍術的層麵上。如果沒有鑄劍三千幫助他提升神魂力量,恐怕他如今還無法勉強以神念隔空馭劍,更不用說駕馭那把可以化作星辰的九斷。在神念馭劍之後,還有展開劍域、元氣凝劍、劍出法隨等諸多神通法門,博大精深,不一而述。

接下來的內容則驚世駭俗,劍聖開始論述劍道與魂道的異同之處。當今世道尊崇武魂修煉,視劍修為旁門左道,嗤之以鼻。但書中這部分則精辟地論斷了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提出劍與魂配合作戰的不同方式,甚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體係。

阿飛心中暗忖,先生當時在蠻荒妖界內對自己的教誨,應該就是出自這一卷精髓的傳承。外界世人若是看到這部獨出機杼的至尊劍典,就會看清世俗的眼光是有多膚淺無知。

在這之後,巨壁上記載的理論更加艱深玄奧,無論是斷劍悟道,還是大道相融,都是現在阿飛所無法理解和涉獵的領域。他如癡如醉地閱讀著總綱目錄,不禁感歎,生也有涯,學也無涯。哪怕能夠參透其中的一卷,也絕對不虛此行!

整篇總綱目錄讀完,已是強弩之末,他腦袋嗡嗡直響,雙眸已經徹底紅腫,無法再使用九幽陰陽眼來抵擋壁刻文字透射出的金光,不得不停下來運功休整。

現在他總算明白上一關鑄劍三千所蘊藏的深意了。劍閣之所以如此安排,是想在檢驗考生心誌和天賦的同時,趁機逼迫道行甚淺的考生強行鍛煉自身的神魂力量。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在進入真正的劍閣之後,閱讀到字字珠璣的劍理道藏。

如果沒有這一個月的飛速提升,毋庸置疑,阿飛恐怕連卷首的寥寥數語還沒讀完,就已經神魂顛倒,陷入暈厥。縱使是這樣,他的閱讀速度依舊是在場眾人中最慢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