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昭六年上元節剛過,京裏就發生了三件大事,而這三件事都與宮裏有關,所以備受矚目。
第一件事,當屬當今唯一的帝姬朝陽嫡皇長公主並凰王,按凰王慣例從諸大臣家中的公子哥中選侍書兩名,按嫡皇長公主慣例從世家櫃貴女中選侍讀兩名。
說起第二件事,就與這公主侍讀有關,神英帝欽點謝家神童年近八歲的靖國公嫡親孫女宛裳為侍讀。隻不過,這位靖國公的嫡親血脈卻過繼給了靖國公嫡長兄,正一品工部尚書謝伯輝為孫女,靖國公也被聖上嘉許“兄恭弟親,文首風範”。然而,謝宛裳身份不降反升,成了一流世家謝氏這一代的嫡長孫女,清河貴君的嫡親侄女,離養在清河貴君膝下的皇長公主凰玉更近了一步。
這第三件事卻是要從那日朝堂上的烏孫使臣覲見說起了。。。。。
“宣烏孫使臣覲見!”神英帝身邊新晉女官玖玖代替了原來的大總管連翹公公,端麗清透的嗓音響徹整個朝堂。
“臣烏孫王逆水寒拜見大楚皇帝,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為首的烏孫王,一襲絳色烏孫民族服飾,頭戴插有三根孔雀翎的王冠,烏孫珍貴的苗銀銀光閃閃與金碧輝煌的大殿交相輝映。
“平身。”神英帝清冷的聲音中有一絲淡淡的喜意和驕傲。
“陛下,臣還有事要稟。”烏孫王並未起身。
“烏孫王請講。”神英帝那又細又長的鳳眸被額前的流蘇遮住,看不清神色,隻是櫻紅的唇瓣帶著一貫的疏離。
“臣有兩事要稟,其一為國事,烏孫萬民願臣服於大楚,以大楚為母國,世代順服;其二,卻是臣的私事,臣久仰施樂公主大名,願傾國以聘,娶為正妻!”烏孫王竟是叩首三下,向神英帝再次行大禮。
“哦,真不知皇姐竟有此魅力。”神英帝的聲音不辨喜怒,隻是那垂於額前的流蘇卻是輕微的晃動,讓偷窺聖顏的烏孫王不覺一呆!
“烏孫王,抬起頭來。”那聲音依舊平緩清冷,“畫師上前仔細瞧瞧,也好讓朕的皇姐能仔細相看,是否滿意?”
烏孫王抬起頭來,竟是有著異域風情的霸氣。淺麥色的皮膚,刀削般的容顏,深深的眼窩,厚唇長眉大耳。竟是那日莫愁湖上一舞驚城的絳衣美男!
朝廷重臣,此時也顧不得風範,竊竊私語。
烏孫王不以為意,淺褐色的眼睛閃著真誠的目光。
“臣聞陛下隻有一名皇姐在洛城公主府中守節,臣心誠意真,願成為姻親以保兩國邦交永固!且我烏孫不比中原,女人稀貴,不在乎是否看中的女人是否嫁過人!”烏孫王更加誠懇,隻是弦外之音也讓神英帝沉思片刻。
“陛下,微臣翰林侍詔盧齡有稟。”一保皇派年輕官員出列。
“許!”
“烏孫臣服我大楚,實乃盛世,陛下可昭告天下,普天同慶。隻是我大楚民風淳樸,公主改嫁雖未有條例明言禁止,但晚節不保實屬不忠不義,望陛下三思!”年輕的朝臣聲音鏗鏘有力,還未褪去學子的激揚。
“老臣崔軒不同意翰林侍詔所言,公主乃皇室中人,帝為尊,當以國事為重,公主下嫁有利於兩國邦交,喜上加喜,何樂而不為?”兵部侍郎崔氏族長崔軒向神英帝進言。
“臣。。。”
。。。。。。
“眾位大人皆言之有理,皇姐之事還需再議。”神英帝清淺的目光落到有些失望的烏蘇王身上,言語一轉“然,朕不是不通情達理之人,皇姐的婚事還須過問皇姐之意。朕會詔皇姐入宮,親自相詢。”
“陛下萬歲!”烏蘇王臉上喜意頓時大盛!
“陛下仁厚!”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