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府因為與夷安公主府交情泛泛,盡管是鄰居,往來卻不親密,像這樣的日子,也隻有豫王世子妃帶著膝下兩個未出閣的庶女做代表過去參加宴席,也不像以前清河在時那樣走花園這邊的門,而是和其他人一樣都從大門過,其他人則各做各的事兒,並不把這麼一個小小的生日放在心上。畢竟夷安雖然勢大,豫王府並不比她少些皇帝的信任,而且論起來,豫王還是長輩呢,不管今後如何,豫王在世時,豫王府的眾人不比對夷安逢迎討好,盡可憑本心行事。
這大概也是豫王府被兵圍的原因。
領兵圍困豫王府的王參軍雖然也找了個借口,說京中韓太師叛亂,他奉命來保護,但豫王一聽就知道,有人造反是真的,但到底是誰造反,還真難說。因而馬上就把府中的侍衛召集起來,叫他們小心防備,免得王參軍破門而入,一麵又交代府中的仆役,也都行動起來,照應好門戶,免得叫人趁機作亂。
同時,豫王也想到,隔壁的夷安公主府,也定不會太平,他一麵吩咐人去與王參軍交涉,借口想知道夷安公主安全與否,盤敲側擊外頭的形勢,一麵則讓部分侍衛從王府花園那邊設法進入清波園,好了解情況。
王參軍自然是說夷安很安全,叫豫王放心。
而這邊,花園那道與夷安公主府相通的門,以往隻是封死了不讓人從這兒過,現在卻有不少人看守,王府侍衛一翻過牆就被發現了。暴力地拆了那道門後,兩邊的人就交起手來。
而王參軍那頭,未過了多久,就說有旨意到,要求豫王一家去接旨。
來宣旨的固然是個太監,卻不是往日慣常來的幾個,豫王府的人此時還哪會相信這個所謂的聖旨,送上門去?去接“旨”的卻是個管家,知道聖旨上的內容是說叫豫王一家進宮覲見,隨隨便便地找了個借口推脫。
王參軍便借口王府的人抗旨不遵,喝令手下兵士捉拿“反賊”,而豫王府這邊自然是說他矯詔,與之對抗。
“現在外頭還正打著呢,也不知道會怎麼樣。”襄城王妃憂心忡忡地道。
豫王世子妃知道了眼下的情形後,便道:“好了,外頭的事兒自有王爺他們主張,這會兒大家也都累了,弟妹你還是讓大家先去休息會兒吧,免得待會兒有什麼事,沒精神應對。”
報平安信的事兒行不通了,還不知道客院的那些人該怎麼辦呢。豫王那個世子妃頭痛死了。
潁川王妃拉著還想繼續囉嗦的襄城王妃道:“二嫂,大嫂說得對,還是讓客人們先休息會兒,我們待會再來尋她們說話吧。”
潁川王妃知道亂子後,不免慶幸自家女兒和夫婿已經離京,不需要經受這場事,對謝家自然也是十分感激,剛才襄城王妃說個不住的時候,就拉著鍾湘的手說了許多寬慰感謝的話。
襄城王妃這才罷了,和潁川王妃與大家別過,離開了。
豫王世子妃便道了“怠慢”,讓大家自行安歇。(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