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病逝(2 / 2)

雖然要守孝寧國公他們要守孝三年,可孫子輩的鍾文采她們卻隻要守一年的孝。而明年又是鄉試的時候,到時候已經一年孝滿的鍾子樞他們肯定是會回來參加鄉試的,說不定到時候鍾文采也能跟著哥哥們一起回來。再說,寧國公也可以回來繼續守孝的。

鍾文采不知道有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她總算舍得和謝蘭馨分開了。

目送著寧國府諸人披麻戴孝地離開,謝蘭馨一家人才回家去。

辦完喪事後,累了好幾天的鍾湘和謝蘭馨,又過了好久身體上的疲憊才緩過來,隻是精神上還是有些鬱鬱的。又因為熱,且因為守孝不能出門,就更加難以排解心中的煩悶,人也漸漸地消瘦了下去。

連著發生的事,也讓謝蘭馨忘了許多事,特別是跟月牙的事。

因而有一天,在鍾湘處,突然聽到下人通報說之前的那位遠老爺一家求上門來,謝蘭馨不免就一怔。

卻說謝安遠一家之前是被馮嫣安排在夷安公主府的別莊住的,可後來寧國府解決了由謝月牙帶來的麻煩,謝安遠一家子派不上用場了,馮嫣自然也不會留著他們,白養著他們,很快就把他們趕走了。

他們也不是不想借謝月牙的事鬧出點什麼來,但寧國府勢大,沒有後麵的人撐腰,他們又能鬧出點什麼來。謝李氏試過一哭二鬧三上吊,謝安遠也威脅過要去告官說鍾子栓逼良為賤,但寧國府的管家把他們控製起來,不讓他們與外界接觸,任憑他們要自盡也好,要告官也好,都說請便,隻站在一邊看戲,還涼涼地說了些官場上官官相護的話來給他們聽。

謝安遠和謝李氏都是要命的,一發現寧國府的人不那麼好說話後,就偃旗息鼓了,他們便又回到了南城住。

隻是他們都沒有別的收入,謝安遠雖識字,卻沒有功名在身,那些給人做私塾先生之類的活計自然是幹不成的,至於代寫書信、作賬房之類的,他又嫌不賺錢或者不清貴,跌份,因而一直都沒有銀錢入賬。

坐吃山空的日子過了沒多久,他們就捉襟見肘了。他們雖然那時候有幾百兩銀子,可要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還養著下人服侍,又要跟旁邊的人交際,特別是謝安遠,還要去認識一些“有來頭的人”,這花用自然就大了,不到半年,幾百兩銀子就花了個精光。

想到有女兒在鍾家做姨娘的他們,就見見地想到了打秋風。

就這麼一步步地,他們完全成了姨娘的家人,還是常來打秋風沒臉沒皮的那種。

完全找不到曾經的舉子和舉人娘子的模樣。

他們的兒子,自然也失了教養,比窮苦人家的孩子多了嬌氣。

日子越過越艱難,越過越過不下去了。

本還想著女兒能生個鍾家的小少爺出來,他們也好沾光,可沒想到,孩子出生,太夫人就過世了,這……這說起來可不是這孩子克著了曾祖母?

果然,府中的人都沒有因為月牙生了個兒子而高看她幾分,因著府中上下都忙著太夫人的喪事,對月牙自然就怠慢了,若不是李氏和鍾子栓都歡喜多了個男孩,隻怕連這個孩子也都沒人在意,洗三什麼的都不曾辦過。

月牙生這個孩子前本就艱難,生孩子時又受了大罪,結果生完孩子還沒得到好好的照顧,她本來心氣又高,見服侍的人都怠慢她,又聽到說她兒子命硬克死了太夫人的話,更是氣得不行,哪還能安心養身。

而寧國府舉家又都要送太夫人回鄉安葬,但一個還沒出月子的產婦,一個還沒滿月的嬰兒,自然不能跟著上路,便把她們母子留了下來,托了給留守在寧國府裏的管家照料。

這管家卻是得了吩咐的,對於小少爺,自然是精心的照顧著,對月姨娘,就沒放在心上了,因而,月牙不久產後失調病逝也就理所當然了,隻是又給她兒子命硬上加了一條證據。

姨娘都沒了,姨娘的娘家人更加就不必理會了,當初若不是月姨娘常在二爺身邊吹風,又怎麼會叫謝安遠他們能來打秋風。

謝安遠哪裏想到會有這個結果,鬧了半天,鍾府隻把月牙的屍體給了他,並給了二十兩銀子做安葬費,還叫他們以後別再上門了。

在鍾府鬧不出什麼花樣來的謝安遠,日子又過不下去,這不久來鬧謝家了嘛。(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