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熊國購買煙花,老板都有一個不約而同的習慣,那就是在購買前,會先讓顧客觀看燃放效果的視頻。
畢竟毛熊國煙花的種類太多。
而且尺寸都不小,沒有視頻展示,老板也說不清放出來到底是什麼效果。
楚雄興趣十足的牽著安娜手推門走進一家煙花店。
店鋪裏,來買煙花的人還不少。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個,指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煙花,談論著該買哪個好。
正為顧客介紹煙花爆竹的店員小哥,看到走進來的兩人。
起先還沒太在意。
但轉念又覺得這兩人好像有點麵熟。
剛好這時候,掛在一麵牆上的電視機裏,正播放著“熊穀”中式餐館兒的宣傳廣告。
裏麵還出現了安娜的采訪鏡頭。
店員小哥立馬反應過來,激動的指著安娜,喊著她的名字。
“安娜小姐,真的是你嗎??”
周圍顧客聽到他的驚呼,齊刷刷的回過頭。
雖說這些人在看到安娜時候,大多會表露出很詫異的表情。
但他們卻沒有瘋狂的圍上來,而是熱情的與安娜打著招呼。
這點與華夏追星瘋狂程度相比起來,大為不同。
船長波波夫算是個例外......
在華夏,年輕一代喜歡偶像藝人,追捧明星、網紅。
瘋狂起來甚至荒廢學業去追星。
而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句話一張毫無內涵的自拍,都可以引發成千上萬人的轉發和評論,甚至都會被熱搜推上頭版頭條。
曾有毛熊國網友在網上表示疑問“華夏明星的身價太高,拍一部電影竟然要好幾千萬?”
唱首歌拿到的錢竟然比一個科學家一輩子的工資和獎金都要高,這是他們無法理解的。
雖然各個國家都有從事演藝事業的人群。
但毛熊國歌唱家、演員等藝術工作者,並沒有占用太多的社會資源。
戰鬥民族也不會大肆追星。
而在毛熊國真正受歡迎的,是那些各行各業裏的英雄。
例如保家衛國的戰士、研製大國重器的科學家、為國爭光的體育運動員等,而華夏卻恰恰相反。
毛熊國的社會氛圍深深影響著年輕一代。
他們重視英雄,無論何時都不會遺忘英雄。
當然,也有人嘲諷老毛子的教育老套,是在通過長年累月的軍事教育洗腦。
說白了就是毛熊國的互聯網不如華夏那麼的發達。
但毛熊國的確為自己國家培養出了不少優異的人才,並且確保了技術產業的優勢。
他們這邊的年輕一代深受“戰鬥民族”思想不怕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