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飛將軍(今日第三更,還有三更,今日兩萬六千字更新,求月票,月票多,每天六更)(1 / 3)

周依然按照李廣所說,準備了三十六麵銅盆,周依然不知道李廣的用意。

三十六麵銅盆準備好之後,李廣將銅盆的中心穿孔,箭支剛好可以穿過。

李廣將這三十六麵銅盆排成一條直線固定好之後,道:“箭射出後,會自然下落,需要掌握下落的速度才能射中目標。”

周依然自然重力,但是要把握好重力卻很難做到。

周依然透過銅盆中間的孔望去,這些孔並不是在一條筆直的直線上。

周倉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們當然知道李廣的用意,這種箭技他們從未見過,但是相傳西漢神射‘飛將軍’李廣曾有這樣的箭技。

黃忠也看著李廣,心中大駭,自己也曾經試過射銅盆,但是自己隻能成功穿透九麵銅盆,但是他竟然擺上了三十六麵銅盆?是自大?還是自信?

李廣隨便拿起一支木弓,拿起一支箭。

李廣抬手,弓如滿月。

箭射出,發出刺耳的破風聲,箭頭燃起火焰。

箭從三十六麵銅盆中穿過,沒有任何的碰撞。

“蓬”箭撞在靶心上之後箭支竟然碎裂,再看箭靶,連箭射的痕跡都沒有!

這可與李江山不同控製力道不同,李廣乃是勁射。

“老將軍!黃忠服了!”黃忠在荊州以神射出名,從未有過敵手,但是現在他才發現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將竟然能有這種望塵莫及的箭技。

李江山也從心底佩服,李江山性傲,從未佩服過什麼人,但是從箭技上比的確不如眼前這位老者。

“前輩若不嫌棄,黃忠願與前輩一醉方休,以論箭技!”黃忠說完,李廣對黃忠也是分外看重,當下大笑與黃忠一同前去,李江山緊步跟上,要求痛飲。

周依然正要同去,但卻發現三人竟然沒有一人理會自己。

知道黃忠威名的謀天也要跟上,但是黃忠轉頭怒視,謀天不敢跟來。

李廣、黃忠、李江山三人前去酒館,大口飲酒,縱橫論天下。

李廣不由得想起當初自己縱橫沙場之時的豪邁不禁傷感,而後又想起自己衷於西漢六十載,四十年征戰沙場,卻終不得重用,抱起酒壇,大口痛飲。

兩行老淚竟然不自禁的留下。

周依然站在門外看著李廣老將軍流淚。

李廣,乃是秦時名將李信之後,世代精於騎射。景帝時任上穀太守,好以單薄兵力與匈奴血戰,後曆任隴西,北地,雁門,雲中四郡太守。

所駐之地匈奴不敢犯,呼其為“飛將軍”。李廣屢立戰功,然終不能封侯。

漠北決戰之時,李廣自請出征。武帝許其為先鋒,後又恐其年老,臨時改變主意,令其從側翼進攻,匈奴知李廣英勇,於大軍鎮守側翼,而視大將軍衛青為乳兒,李廣一戰以一千李軍斬匈奴五千,二戰設伏已火計,燒死匈奴三萬餘人,而衛青數日未建一功,匈奴王懼李廣,設一計,派人離間老將軍李廣於衛青,言李廣居功自傲,視衛青為後輩,不從命令,衛青信以為真使李廣又於正麵進攻,李廣大怒,先前使己攻側翼,現今又正麵進攻,側麵將要大捷,李廣拒不受命。

大將軍衛青遣人責問,李廣以六十高齡被一年方十幾刀筆小吏訓斥,羞怒,不願受辱竟引刀刎,此實千古憾事。

其後衛青征戰匈奴數月不克,撤回,其後匈奴再攻,竟然無將可派,於是寫下一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末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李廣在時,四十餘載匈奴不能登上陰山,但李廣死後,匈奴屢犯邊境,然而竟無良將可退敵,重病的霍去病再次出戰,於途中病死,懷念李廣,冀望龍城飛將李廣再次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但李廣已死,衛青沒有料到一年後,匈奴大兵來犯,衛青也已重病之身出戰,於途中病死,可悲李廣後,大漢無將,衛青,霍去病俱是重病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