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士卒來報,周依然已經到了井徑城的門口了,張燕問道:“周依然帶了多少人馬?”士兵報告:“隻有兩人兩騎。”張燕對左右將領說道:“周依然確實夠得上當世英豪!開城列隊相迎!”帶著黑山將領一直迎到城門口,果然隻見到周依然和程遠誌兩騎人馬。張燕迎接二人進入城中。
周依然日夜兼程趕到真定,不顧黃忠、吳鬆的勸阻,堅持隻帶著程遠誌一人前往,周依然笑著對大家說道:“你們無非是擔心我的安全,而我認為現在不帶一人才是最安全的。帶上幾百人在三十萬大軍麵前與不帶有什麼區別?如果帶上十萬人馬,那就不是去議和,而是去打仗了。嗬嗬!”
進到縣衙,見禮過後雙方落座,周依然先將幽州的各項政策詳細介紹給張燕等人,然後說道:“黑山軍如能歸降於我,隻要在我所控製的區域內,黑山軍的百姓想上那裏安家落戶都可以,由官府負責安置。不過本侯還是希望他們就地安置在並州各地。現在幽州正在執行的政策,在平定並州之後,在這些地方照樣執行。至於黑山軍則必須接受幽州的整編,黑山將領願意從軍的,按照目前在黑山軍中的職位予以安排,今後與幽州將領同等待遇,功獎罪罰一視同仁。關於將軍和手下將領的職位,我可以表奏朝廷封你為中郎將,其餘將領可以表為校尉或都尉,享受與我軍將士同樣的軍餉。從軍的黑山降卒按照我軍士卒同等待遇,家人與幽州軍人家屬同樣享受減稅。” 張燕環視周圍黑山將領,見無人有異色。
周依然最後說道:“我的條件就是這些,希望張將軍和諸位將軍能夠為百萬生命著想,為天下百姓著想。盡快下山接受安置從事生產,明年就不用為生存擔心了。”
張燕說:“刺史可否讓我們自成一軍,聽命於刺史那?” “別的都可以商量,惟獨這條沒得商量。我軍自成立以來就是如此,對任何歸降勢力都是如此,包括歸降的外族都是如此。” 周依然態度堅決的說,接著又委婉的解釋:“在我管轄的土地上,隻準許有一支忠於國家、忠於百姓的軍隊,任何忠於個人的軍隊都不能存在,這一點還請張將軍諒解。”
張燕下來和黑山眾將商量後,大部分將領都願意接受周依然的條件,隻有左校等個別人不願歸降,帶著自己的人馬撤往並州,取道投奔劉表去了,周依然並不留難,還送上一些糧草。於是周依然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其餘歸降的黑山將領也各有封賞。
東漢朝廷現在已經如同虛設,董卓離開洛陽,洛陽內十八路諸侯混亂,便是上報誰能理會。
三十萬黑山軍和百萬因戰亂逃到太行山上的百姓全部歸降周依然。
周依然下令將百姓安置在已經控製的雁門關附近並州境內,開墾荒蕪的土地,從幽州各地調集官員準備去並州出任官吏。三十萬黑山軍分十萬交與黃忠整編,又分十萬歸趙雲整編,剩餘十萬和自己的十萬大軍合兵一處。周依然一時聲威大振。 黑山兵不愧是高級兵種,級別駭然達到四十級,相對於周依然這些三十級的士兵強上百倍。
周依然出征打仗,兵將等級猛升,大部分兵將都由二十五級上升到三十餘級。
現在董卓已破,袁紹勢必將大肆侵占土地,周依然與袁紹必有一戰。
誰將挑起戰事?
並州空虛,且又非袁紹名正言順所得,並州被其強占,眾諸侯均有不滿。
周依然的目光放在了幽州之外的一座州府-----並州。
硝煙再次彌漫,前一個還是盟友的袁紹與周依然,這一刻卻是敵人。
周依然不會給未來的對手留情,現在袁紹正在洛陽做著美夢,洛陽能夠被拿下,周依然的功勞極大,但是卻沒有在洛陽分上一杯羹。
這是為什麼?
因為周依然已經看上了袁紹的並州,公孫瓚的鮮卑領地。
並州為幽州門戶,地大物博,公孫瓚則在周依然後方,周依然怎麼會把一顆釘子放在自己的背上。
洛陽雖然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距離幽州遙遠,而並州,鮮卑的萬裏良田便在眼下。
周依然提兵直逼太原城下,離城十裏安營紮寨,準備攻城。忽然有人報告,袁紹的謀士許攸前來投降。
太原內,有袁紹十萬雄兵,俱是高大六十級的高等兵種,非周依然三四十級兵種可以比擬。
在這之前,周依然與袁紹部隊已經發生了戰鬥,袁紹軍節節敗退,並州大麵積領土落入周依然手中。
袁紹在洛陽聞周依然侵占並州,險些吐血,叫罵周依然不仁,連夜啟程返還了太原,布置精兵防守太原。
周依然見到許攸之後,兩人見禮坐下交談。周依然說道:“許先生能夠認清形勢,棄暗投明前來相投,本侯歡迎之致,不知許先生對目前兩軍交戰可有什麼好的建議?”許攸得意的一笑:“袁紹逆天而行,麵對主公大軍早晚必定失敗。我早已看出袁紹必敗的結果,一直想來投效主公,可是沒有找到機會。現在我有一計必叫袁紹立即崩潰。”
周依然大感興趣,連忙問道:“不知許先生有何妙計呀?”許攸說道:“主公可知袁紹囤糧之處?”周依然心中一動,難道這許攸天生就是出賣袁紹糧草的主,曆史上官渡之戰袁紹就是這樣被許攸賣給了曹操。大喜問道:“許先生一定知道糧草所在,如能劫得袁紹糧草,袁軍必然大亂,一戰可定河北。如能成功,許先生就是奇功一件,本侯定會重重獎賞。”
許攸獻媚的一笑:“主公果然是英明之主,許攸還沒說完,主公就知道該如何辦了。袁紹的糧草全部囤積在離太原百裏的南宮城,主公隻要派出一支精兵,一把火燒了南宮的糧草,袁軍隻日可破。”
周依然問道:“袁紹囤糧之處豈能不派重兵把守?”許攸說道:“袁紹這點腦子還是有的,人是派了,可惜派了個無用之人。他派淳於瓊帶五千人馬在南宮駐守。這個淳於瓊是個酒鬼,天天酒醉不醒。”周依然大喜,立即召集眾將商議,決定自己親帶五千風雷鐵衛部隊連夜奔襲南宮。
周依然率領著鐵衛化裝成袁軍,從東麵的棗強,饒過太原直插敵後。一路馬不停蹄晝夜兼程於第二日夜晚抵達南宮,到達城下讓韓侶子叫門。韓侶子在城下喊道:“快開門,我們奉主公之命前來催糧。”城上守軍還挺小心,盤問道:“你們是那位將軍手下,軍中督糧官是誰?”韓侶子說道:“我們是高覽將軍手下,督糧官乃是高遠。”韓侶子原是袁紹中軍騎督,對袁軍各部情況一清二楚,這種問題根本難不住他。
城門守軍見一般沒人知道的督糧官都能說得準確無誤,再不生疑,馬上下城開門。見到韓侶子,守門小校說:“大人是不是先去兵營休息,明日一早再去提糧?”韓侶子說:“前線將士已經缺糧,我們不敢耽誤,現在就要提糧,還要連夜趕回太原。”小校為難的說:“可是淳於將軍酒喝多了,已經睡下了。”
韓侶子說:“前線軍情緊急,還請兄弟帶我們去找淳於將軍,我們當麵和他說。”小校無奈,隻好領著眾人去糧庫找淳於瓊。到了糧庫,鐵衛立即擒住小校,衝入糧庫四下放火,很快糧庫中烈火衝天而起,城中頓時大亂。鐵衛們守住糧庫,阻擊趕來救火的城中士卒。
淳於瓊當晚又是喝的大醉,正在糧庫旁邊的房中睡覺。聽到糧庫起火,心知不妙,顧不上穿上衣甲,拎起佩劍急急忙忙向糧庫奔來,迎麵正遇上韓侶子。兩人戰在一起,淳於瓊本身武功就不高,加上酒又未醒,幾個回合就被韓侶子擒下。
周依然帶著鐵衛阻殺城中的守軍,等到大火徹底吞沒了糧庫,已經根本無法撲滅時,從進城的城門退出南宮城,沿原路返回太原。路上韓侶子問:“主公,淳於瓊如何處理?”周依然說:“這種無用之人放了吧,讓他的主子去處理他。”
太原城中的袁紹本想憑借糧草充足,堅守太原。現在聽到南宮糧草全部被幽州軍燒毀的報告,再次吐血暈厥。被救醒過來大罵淳於瓊無能,恨不能立即殺死淳於瓊出了這口惡氣。逢紀勸道:“主公身體剛剛見好,千萬不要為這等無能之人動氣,我看我們還是趕快想辦法再籌集些糧草,以解燃眉吧。”心中暗罵淳於瓊無能你早就知道,可是你自己不聽勸告,非要將守護糧草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這個無能之人。
袁紹又說:“現在我軍糧草馬上就要斷頓,隻有盡快和周依然一戰。戰敗了周依然我們才有可能擺脫危機。張頜、高覽聽令!”二將上前聽袁紹繼續下令:“明日一早你二人各帶三萬人馬攻打周依然大營,不能取勝不得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