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出海口就相當於可以擁有海外殖民地,現在歐洲基本上認為地理發現權等於領土所有權,也就是說如果威廉在海外發現了澳大利亞,就相當於他就可以擁有一塊麵積堪比整個歐洲的地盤。但是這些都是如同鏡花水月,要想建造一個港口,自己這點人還是不夠。歐洲的國家各個都很強大,自己這點實力去爭奪殖民地就是與死神跳舞,就算發現了殖民地,也會被強國以各種理由強取豪奪去,還是安安靜靜的發展這個小村子吧。
庫爾蘭這個小國是一群德意誌人建立的,利耶帕亞更是德意誌人為主,這是因為利耶帕亞接近普魯士地區的緣故,也是由於地處偏遠,民風淳樸彪悍。威廉隻是回去村子宣揚了一下戰爭的威脅,村莊的居民就自發的修補柵欄,當然修補的首先是自家的。
威廉留下所有助手,組織村民在修好自家柵欄後修補村莊的圍牆。自己則是回到住宅,整理今後村子的發展計劃。
這個村子的土地在靠海一麵主要是沙質土壤,適合種植馬鈴薯;另一麵則是可以種植亞麻以及甜菜。現在亞麻主要產地是環地中海地區,想要獲得亞麻種子需要費不少功夫,而甜菜現在已經傳到了俄羅斯,威廉在最近的集市上還見到有商人出售種子,因為對甜菜有印象,所以重金買下了。但是威廉不知道的是,甜菜在這個時間主要以甜菜的根和葉作蔬菜用,人們隻是感覺有些甜味所以食用。直到1786年一個德國人培育出了根大、糖多的甜菜,從此甜菜才成為經濟作物的。
也就是說利耶帕亞現在並不能快速致富,但是威廉不知情,仍然樂滋滋的規劃著未來的美好日子。在威廉的規劃裏,利耶帕亞必須成為一個環波羅的海貿易中心,首先要本地種出足夠的經濟作物,從而吸引周邊的商人,然後建設一個低稅收甚至零稅收的自由貿易市場,去除不必要的一些雜稅,隻收取必要的貿易稅,這個貿易市場將會如同黑洞一樣吸引整個周邊的商人,從而迅速增強自己的實力。
現在的歐洲跟中國一樣,苛捐雜稅眾多,陸地上到處是關卡,因此海上貿易才會被人們追捧。但是大海無情,海上安全性太差,並且還會發生迷路、海嘯、風暴等諸多問題,這個時代的海洋儀器還並不精確,到時候血本無歸不說還會搭上性命。如果威廉的政策一出,那麼所有的商人都會為了這個而瘋狂,一個零稅收的市場,將會給商人帶來多麼巨大的利潤。
但是這些的前提就是一個強大的實力,首先一個強大的陸上實力,這樣才會讓遠洋而來的商人安心,雖然海盜也有,但是波羅的海地處大陸內部,海盜就沒有生存的土壤,隻不過陸地上就需要多多注意了,利耶帕亞地處偏遠,一直不被庫爾蘭政府重視,也滋生了不少的罪犯土匪,所以威廉第一步就是訴請周邊,給自己的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海上貿易的貨物量最大,路上貿易的貨物量是海貿的十分之一更少甚至更少。但是陸地貿易是必不可缺的,畢竟人們生活在陸地上,生活在海邊的人還是少。自己的實力短時間內提升不了,隻好借助吉岡瓦的那些貴族老爺了,要想借他們的力,免不了被剝一層皮。
有些頭疼,自己的計劃裏要是按照按部就班的進行,要想擁有一國,就算是現在的庫爾蘭,最少都需要二十年,這還是沒有多大挫折的情況。中間如果哪一環停滯,自己都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能開啟係統,更別說占領世界了。
那麼自己就需要一些奇遇了,近期大北方戰爭必然會爆發,到那時整個北歐還有東歐,都將會陷入戰爭的泥潭,自己到時候可以借勢崛起,角逐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