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都忙著春耕,威廉就開始轉悠,看看自己的領地,以後這就是自己發家的地方。威廉走到哪裏,哪裏的人就起身與威廉交談幾句。看到百姓眼中的希望與感激,威廉感覺心裏暖暖的。
在轉悠時,威廉發現田地的渠道非常不好,不僅雜草叢生,還或寬或窄,蜿蜒曲折,而且沒有形成一個水域網,很多離小河遠的地根本無法澆灌。怪不得分到那裏的地的人一臉沮喪,看來是自己疏忽了,澆灌可是關係到農田生產的重中之重啊。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等村裏農忙過去後,威廉就組織大家對農田的所有水渠開始整理,先是將水渠與各家田地相連,然後規劃出最合理的路線。水渠入水口擴大,然後渠道不能有太多彎,很多農村的水渠就是很彎,因為這樣水流慢,農田能很好的灌溉,但是現在不行。因為太彎的河道會將水大量滲透到地下,等到了離河遠的農田就剩不下多少水了。
水渠增寬,加深,除去水渠中的雜草,在水渠內鋪設小石子,減少滲水,在一些中轉地設置閘門。
水渠建設好後,最困難的來了。威廉計劃在小河上修建一道攔河大壩,抬高水位,這樣才能讓水更多的流進水渠。攔河大壩必須用石頭建設,現在沒有水泥石灰混凝土,威廉也不記得這些怎麼發明,所以隻好因地製宜,用石頭堆砌。
但是利耶帕亞地處沿海,本身就地勢平坦,想要一些小石子還好說,但是大石頭就沒有了。據村民說,離這裏最近的山都需要近百裏,而且還是土山。想要石頭,就必須去三百裏外有個小山,那裏倒是供給石料。
沒有石頭,攔河大壩無法建起,大壩建不起來,渠道灌溉就是擺設。以後利耶帕亞的農田基本就是臨河才有足產,越遠就越少產。就算小河發大水,也流不到遠處,因為一路上就滲透大部分,等到了地裏估計就沒有了。
怎麼就忘了這一茬啊,威廉拍拍自己腦袋,一直想當然的以為很容易,現在才發現一切都很難啊。
哎,對了,古代曆史,各個存在人類文明並且有種植經驗的國度都會有自己的水利工程,畢竟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大,勢必會離河道越來越遠。古羅馬的引水渠,但是這個是將山上的水引到城市裏,本身就有足夠的高度差,總不能將利耶帕亞挖低吧,這樣不需要引水,海水就滲沒了。古羅馬不行那就巴比倫,但是那裏最不缺的就是石頭了。古中國,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那是數不勝數啊,遠有秦國鄭國渠、都江堰、靈渠,後有隋煬帝大運河,現代又有南水北調工程。
但是這些基本都是國家項目,是動員了全國的力量才可以建造成功的。而自己這裏僅僅是一個村子的水渠,就算給庫爾蘭公爵上報也得不到回報啊。
所有的水利工程裏麵,最因地製宜,最合適、省力的就是都江堰。都江堰築堤的材料是竹籠,就是以前見過的竹筐,隻不過是放大版的,超級大的竹籠裝上石頭,然後在河中心建立了分水魚嘴。但是現在威廉最重要的就是沒有合適的石頭取材地,沒想到最常見的石頭竟然成了攔路虎了。
威廉決定先去河邊看看情況,關門造車可不是好現象。一個人到了小河邊,這條小河寬度有了四米,深度有兩米五左右,整體呈現東北至西南走向,村子在地圖上看就在小河的左下方。如果河流是東南至西北走向,還可以在河道上遊截流,讓村子成為河口三角洲,但是東北至西南就不好鬧了。
有些頹廢的走進村子,領民都翹首以盼,威廉還沒進村子,就看見了村口有一大堆人在聚著。遠遠的似乎聽見有人喊一句:“領主回來了。”這群人就呼啦啦的湧到了威廉身邊。
領民都期盼的看著威廉,從他們的眼光中威廉看到了希望和期待以及對自己的信任,以前威廉如果看到這樣的眼神,他會非常高興,但是今天看到就感覺心裏那麼的沉重。自己是領主,自己是係統的擁有者,自己是穿越眾,自己是公司老板。但是這些都解決不了今天的問題,如果灌溉係統無法建立,那麼農田產量必然大大減少。農田產量減少,就吸引不到足夠多的商人。吸引不來商人,自己的免稅大市場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沒有了市場帶來的影響,自己就無法影響國家政策。無法影響國家政策,自己就進入不了國家上層,更別說掌控一國。掌控不了一個國家,自己的係統就根本無法真正使用。沒有了這些,自己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穿越者,最多能當成一個成功的商人或者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