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大發國難財的不隻拉杜爾夫一家,幾乎存活的貴族都在發國難財,甚至有些還聯係外部。這類行為隻要一被威廉發現,輕則罰沒所有預售的物資,重則抄家滅族。
其實就是這樣的行為讓威廉犯了眾怒,大家都是發財,你擋我的發財路,猶如殺我父母,財帛動人心。因為威廉的存在,庫爾蘭國內的物價才沒有漲的太離譜,僅僅比戰前漲了一成,這是因為利耶帕亞發揮作用,大批的采購物資。陸地上的運輸,哪裏有海上快,而且海上還量大,威廉也相當於發國難財。這次國難,最大的受益者恐怕就是他了,要不然他哪有錢那麼快就擴建港口。
這次大發國難財的實在太多了,庫尓蘭占領了裏加,成為了東北歐一個新崛起的力量,愛沙尼亞地區也是完全成為庫尓蘭的國內地區,這片肥肉一般的巨大市場在戰後完全歸於了庫尓蘭本地商人。
才過了一年,瑞典反手進攻裏加,導致庫尓蘭本地的物資迅速漲價,這次是外地商人與本土聯合發財。戰後整個東歐和北歐都被嚴寒籠罩,不隻是庫尓蘭,俄國、波蘭、瑞典、普魯士都因為寒潮受到或多或少的損失。這次損失使得這些地區的購買力嚴重下降,老百姓都添置衣物了,別的東西能少就少。
最不可思議的是庫尓蘭竟然因為這個事爆發了起義,雖然同是貴族,但是整個歐洲的貴族都看不起庫尓蘭出身的貴族,整個歐洲爆發這種起義的也就荷蘭和庫尓蘭了。但是荷蘭是因為本來就不屬於西班牙,而庫尓蘭是本土居民反抗本地貴族,離得最近的還是羅馬共和國的斯巴達克起義了,真是笑掉整個歐洲的大牙。
戰爭財最好賺,這次是外部商人,這些人聯合對庫尓蘭市場進行了瓜分,大肆倒賣軍火,要不是他們這些為了利益敢出賣靈魂的存在,庫尓蘭貴族還撐不了那麼久。
內戰對國家損害最大,庫尓蘭多年的積蓄都被打沒了,也就威廉的利耶帕亞還保住了最後的一塊錢。這也是為何奧古斯特選威廉當宰相的原因,庫尓蘭要想短時間內扶持起來,必須要有足夠的底子,這一點就需要大大的借助利耶帕亞的港口和威廉的支持。
國內打的一窮二白,貴族都不剩幾個,連國防大臣都需要宗主國派人來擔任,至於將軍,暫時沒有,凱斯納將軍早就被叛軍處死了。
國內現在仍然一片人心惶惶,雖然這樣對利耶帕亞好,因為人們許多都去了那裏,但是更多的人口去了東普魯士和立陶宛地區,這樣對整個國家不好。人口是最基本的,威廉出於穩定國內局勢的考慮才開始大建設,大建設計劃將利耶帕亞、庫爾迪加、吉岡瓦、奧格雷連起來,增加國家對於整個國家的掌控力。
威廉計劃這樣的大建設,故意裝作漏掉圖庫馬伐木場,這樣聯合眾人打擊掉漢克,一步步除掉對自己有威脅的目標。沒想到這些人這麼眼紅自己的利耶帕亞,聯合起來逼迫自己,幸好自己從係統上看到了波蘭、普魯士、丹麥、荷蘭、俄國與瑞典宣戰。新的反瑞同盟已經出擊,瑞典才沒精力專門過來教訓庫尓蘭小國,那個艦隊是確實存在,估計就是在這裏晃下,西線壓力大急需要支援。
有了係統,自己對於國家之間的消息特別快,這樣就掌控先手。反瑞同盟與瑞典開戰的消息還沒傳過來,波蘭這次應該是從自己這裏過境,在利耶帕亞登船,這可是大行動,肯定不會透露給庫尓蘭知道。
正是有了這樣的估計,威廉才不動如山。他們眼紅很正常,這次國難,發大財的是威廉,因為出的征戰兵並不多,威廉軍事實力沒受多大影響。第一波國內商人瓜分愛沙尼亞市場,威廉沒能搶到,國內商人和貴族太多,但是這也使得威廉的物資都在利耶帕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