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敲詐(1 / 2)

奧地利使者頻繁進出各國王宮的消息被法國間諜獲知,消息傳回巴黎,太陽王路易十四雖然不懼奧地利,但是考慮到維也納那群**的聯姻程度,還是放棄了不管不顧的想法。

法國也尋找起來自己可能的盟友,但是由於法國一直認為自己是霸主,因此歐洲的盟友基本沒有,也就近前的薩伏伊還能算是盟友,西班牙自己的盟友也就是巴伐利亞,算下來,法西同盟這邊總共就是法國、西班牙、巴伐利亞、薩伏伊幾個國家。

而奧地利這邊已經拉攏過來好幾個友好國家了,有原神羅的威斯特法利亞、意大利半島的威尼斯共和國、**共和國、符騰堡公國,但是重量級別的像是英國、荷蘭、普魯士之類的一個都沒有答應,現在還處於觀望時期。隻要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一天不死,那麼事情就充滿了變數。

不提西歐這些破爛事,位於東歐的俄國在收到丹麥、普魯士聯合艦隊被瑞典大敗於丹麥海峽後急了,因為這樣一來丹麥和普魯士肯定會跟瑞典求和,現在就剩下波蘭、荷蘭還有自己了,至於像是漢諾威之類的小國根本不放在彼得的眼裏。荷蘭與瑞典中間還隔著一個丹麥,而且荷蘭的海軍實力強,瑞典肯定不敢去招惹,波蘭的海岸線太短,根本沒有可以登錄的地方,而且波蘭軍隊實力強勁,瑞典也沒有必要去與波蘭陸軍拚個你死我活。

想來想去,還就剩下自己這個柿子比較好捏了,這次好不容易抽調了半個俄國的兵力,如果還像上一次一樣被瑞典那個少年國王以八千人破了自己三萬人,那麼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做了,直接退位算了。

彼得一世開始靜靜的思考,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瑞典的攻勢。

思來想去,良久,彼得一世相想出了一個不是計策的計策,焦土政策。何為焦土政策呢?這是彼得一世出於俄國廣袤的領土和寒冷的氣候想出來的辦法,意思就是在在瑞典軍隊來臨前,撤走一切對瑞典人有用的東西,靠俄國冷漠的土地和氣候對敵人造成非戰鬥損失。

這個想法一出就讓彼得一世覺得非常靠譜,俄國的邊界線太長,與其處處防守不如一處都不守。俄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各個城市、村鎮,因為氣候和土地的原因,俄國人口並不多,聚集起來的人群讓俄國的工業發展也順理成章。

因此人口遷移起來也比歐洲其他地區比較容易,隻要將城市集中人口帶走,敵人在周圍就根本找不到一個俄國人。

是時候讓那個瑞典小子知道我的厲害了,彼得一世對於前年大敗於瑞典國王査裏十二世耿耿於懷,一心想要報複回來。

果斷下令,“命令在因格裏亞地區騷擾的軍隊放棄騷擾,集合起來攻擊卡累利阿地區,北方大部隊,必須在五月十日前攻下因格裏亞地區。”

暫時不提歐洲那麼多的事情,單說庫爾蘭。波蘭國王奧古斯特帶著近一萬人回來了,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威廉將利耶帕亞的列兵團和民兵團布置在周圍,然後帶著人去碼頭迎接這位強人。

原本以為,吃了敗仗,肯定會神情蕭索,再不濟,也應該是頹廢的表情。但是奧古斯特卻一副非常高興的樣子,好像這次是打了一個大勝仗,好像吃敗仗的是瑞典人。這就讓威廉特別的不理解,但是出於附庸國的地位,威廉還是恭恭敬敬的迎了上去。

但是這時,威廉發現了一個士兵到了奧古斯特的跟前說了幾句話,然後這位國王的臉色立刻由高興變得憤怒。心裏暗暗的感覺到一絲的不安,威廉到了奧古斯特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