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防人之心(1 / 2)

農業必須發展上去,幸好愛沙尼亞地區地勢平坦,不像庫爾蘭,整個一長條形的山麓,平坦的地方就是沿海地區。愛沙尼亞和利沃尼亞地區雖然地勢很好,但是由於深處北方,氣候寒冷,因此農業並不發達,但是這裏的森林資源豐富,由於人口不像是中歐、西歐那裏人口多,所以這裏的森林很好的保留了下來,雖然大多數是針葉林,但是也足夠用了。

農業除了沿海地區還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可以使用,其他地區的土地威廉決定還是可以因地製宜種植一些農作物的,畢竟現在有了糧食才能大力發展人口,人口多了才能大力擴張。

看了一下工業方麵,庫爾迪加市已經成為輻射庫爾蘭、愛沙尼亞、西普魯士以及立陶宛地區的綜合性大都市了,這個是為什麼呢?原來,附近的幾個地區都沒有大型的冶鐵中心,冶鐵需要的是鐵礦和煤礦,煤礦也需要焦煤,但是這裏幾個地區煤礦基本都產不出多少焦煤,所以隻好用傳統的木炭,但是他們那些地區由於發展了很多年了,樹木都很少了,更別說造木炭了,庫爾迪加原本僅僅靠著國內的小鐵礦和森林,就能給庫爾蘭一國提供便利。

現在,利耶帕亞發展起來了,港口吞吐量加大,來自瑞典地區的優質鐵礦大批的進來,來自俄國的煤炭資源也進入了庫爾蘭,這就讓庫爾迪加成為了輻射好幾個地區的超級冶鐵中心,威廉甚至都開始有意的扶持這裏的冶鐵業,準備將這裏發展成為類似德國魯爾工業區那樣的工業群,到那時,周圍國家都必須跟自己關係好,不然斷了他們的武器和鐵器供應。

占領了愛沙尼亞,那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雷瓦爾,當然很多人現在並不知道它,因為後來它更名了,叫塔林。雷瓦爾是愛沙尼亞地區紡織業中心,這裏有近三千家紡織作坊,這裏的紡織品不僅能滿足本地區,還供應了因格裏亞和庫爾蘭地區,但是由於一年多以來這裏人口遷徙、戰亂,導致整個城市都暫時停產了。就算威廉占領了這個地區,積極恢複生產,到現在也才恢複了三分之一還不到。

庫爾蘭地區的工業其實並不發達,就一個庫爾迪加還能撐場麵,現在有了利耶帕亞港口作為原料輸入以及產品輸出,庫爾迪加則是冶鐵中心,雷瓦爾是紡織中心,有了這兩個中心城市,庫爾蘭的工業必將發展壯大,成為國家納稅支撐。

威廉現在煩惱的並不是這兩樣,因為農業和工業,威廉隻能給個大方向,以及足夠的經濟、人力支撐,其他的發展就需要靠底下的官員和人民了。他最煩惱的是該往哪裏發展,也就是擴張,現在的庫爾蘭北有俄國擋路,南被波蘭宗主國堵住,西南是雖然小但是強大的普魯士,西與北歐大國瑞典隔海相望。戰略態勢可是說好,也可以說不好,說好是因為除了跟瑞典幹了一架,占領了它一塊地外,跟另外三個國家關係都還不錯,瑞典現在也跟庫爾蘭是和平狀態,可以說庫爾蘭如果是守成的話,現在這個態勢是非常的好。

但是威廉拿不準該往哪裏發展,波蘭是宗主國,肯定不可能先往這裏擴張,一個突然反主之國,整個歐洲都會敵視它,甚至有可能招惹來討伐軍,這個風險還是不敢冒的。俄國,地大物博,如果自己擁有強勁的工業係統的話,倒是可以直接攻打俄國,畢竟那裏的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但是想起俄國那廣袤無人煙的土地還有嚴寒的氣候,直接就讓威廉打了退堂鼓。普魯士,普魯士的勃蘭登堡地區和東普魯士地區被波蘭給隔開了,最好的擴張地區應該就是這裏了,而且東普魯士地區人口稠密,工業發達,是擴張首選,如果不是從帝國係統上看到普魯士在這裏擁有九千多名普魯士士兵的話,威廉還真想打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