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南部的整個地區擁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白俄羅斯多林的低地。這裏主要的水上交通命脈是擁有眾多支流的普裏皮亞季河。
為了保護州境內獨特的自然環境而建造了12個自然保護區、29個自然保護景點。當然,地區特別引以為自豪是位於州西北的大片森林地帶、國家自然保護區“別洛韋日密林”。布列斯特州總麵積為8.76萬公頃,這裏生長有900多種植物,約60種動物,白俄羅斯的象征——別洛韋日野牛就棲息在這裏。正是在這裏,在維斯庫裏村,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曾簽訂了著名的“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徹底解體,明斯克成為獨聯體的首都。今天,維斯庫裏村特別受到旅遊者的青睞。在卡梅涅茨區的卡梅紐凱村有“別洛韋日密林”博物館。別錯過機會觀看白俄羅斯國家的象征之一,著名的卡梅涅茨塔,更加著名的是該塔的名稱——Белая вежа(白色的帳幕)。這座塔建於13世紀,今天它仍以自己的高大、優美與雅致令人震驚。
布列斯特土地擁有極其豐富的曆史和文化遺產。這裏約有120座公園和莊園,2084座曆史紀念碑和建築紀念碑。其中最古老的有:考古綜合場地“布列斯奇耶”,包括11—12世紀的古建築。最有價值的曆史建築紀念碑有:位於巴拉諾維奇區、伊什科爾季村的“白俄羅斯哥特式”天主教堂,位於布列斯特區、切爾諾維奇茨村的文藝複興時代的天主教堂,位於別廖紮市的夏特勒休會的修道院,位於盧尼涅茨區、辛克維奇村的喬治教堂。位於魯紮內村的薩佩加宮殿遺跡(17—18世紀),盡管宮殿建築殘缺不全,但它給人以不可磨滅的印象——宮殿正麵引以為自豪的一排圓柱看起來非常有感染力,優雅的走廊環繞著整座宮殿……
布列斯特——國家傳統的“西大門”,城市的光榮曆史可追溯到許多世紀以前。編年史中所提及的布列斯特最先起始於1019年。1390年,在白俄羅斯的係列城市當中,布列斯特在馬格德堡法的基礎上第一個獲得自治。1596年,在這裏簽訂了曆史性的宗教合並書——在白俄羅斯調解、合並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蘇維埃政權與德國在這裏簽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宛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布列斯特要塞的保衛者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功績,使得這座光榮的城市馳名世界,後來布列斯特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的稱號。今天,布列斯特英雄要塞是最重要的一個參觀和旅遊的項目。現今的布列斯特,它熱情、精力充沛。1996年,在這裏開辟了為期50年的自由經濟區,極大地活躍了這裏的商貿生活。
7.格羅德諾州
格羅德諾州位於白俄羅斯西北,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格羅德諾市為州中心,有30.9萬居民。
格羅德諾州最大的財富是它浩瀚的大片森林,森林占該州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州的西南部是著名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別洛韋日密林”,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單之內。
年鑒中提及的格羅德諾的曆史是在12世紀初,14世紀為立陶宛大公國的都城。格羅德諾人在曆史上長與波羅的海民族以及斯拉夫民族對立,之後,與這些民族和平共處,在自己的土地上留下了各階段發展的裏程碑。新格魯多克曾經是白俄羅斯國家機構的誕生地,而該州的其他城市按照馬格德堡法成為率先進入自治的城市。格羅德諾州最著名的地方之一是上述提及的米爾城堡,經過修複之後,顯現出有人居住的樣子。“紅色城堡”為當今的旅遊勝地,但最令人好奇的建築紀念是建於14—17世紀的新格魯多克城堡遺址,在它蒼白的石牆上仿佛為我們繪製了古代的工事、塔樓以及宮殿的圖案。在格羅德諾州還可以見到一些特殊的建築——要塞式教堂。15—16世紀,許多的東正教堂不得不變為要塞,特別是當敵人進攻時,進攻的痕跡就會反映在外表上、反映在帶有塔樓的工事和城堡上。要塞式教堂可見於澤爾文斯基區(15世紀的要塞教堂)和休欽斯區(16世紀的要塞教堂)。在斯莫爾貢市可以參觀16世紀的卡爾文斯基教堂。
建於11世紀,位於涅曼河岸的格羅德諾要塞,今天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幸運的是,這座城市保存下來的建築古跡比白俄羅斯其他任何城市都多。格羅德諾曆史中心被共和國政府宣布為建築紀念碑,並置於國家保護之下。您隻要從容不迫地在格羅德諾城裏步行一下,您就會感覺到這座城市固有的魅力。登上要塞坐落的山岡,即可環顧到老要塞和新要塞以及涅曼河上的風景。坐落在蘇維埃廣場上的法爾納教堂很久以來就是這座城市的中心,特別是它那富麗堂皇的內部裝修令人驚歎。法爾納教堂建於16世紀。曆史最悠久的教堂是建於12世紀的科洛日斯基教堂,值得關注的還有17世紀的弗蘭齊斯卡天主教堂和16世紀的貝爾納津斯基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