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附著點
上端:腓腸肌內側頭附著於股骨內側髁後麵,外側頭附著於股骨外側髁後麵;比目魚肌附著於脛骨後麵和比目魚肌線,腓骨後頭和近端。
下端:兩塊肌肉彙合後,經跟腱附著於跟骨後麵。
圖49-1腓腸肌、比目魚肌展示
2.肌肉功能
(1)蹠屈踝關節。
(2)屈膝(腓腸肌)。
視頻49-1腓腸肌、比目魚肌主要功能演示視頻(掃二維碼觀看)
3.肌肉觸診
俯臥位,下肢自然伸直,腳伸出床麵,用食指、中指、無名指觸診。
圖49-2腓腸肌內側頭觸診
圖49-3腓腸肌外側頭觸診
圖49-4比目魚肌觸診
視頻49-2腓腸肌、比目魚肌觸診演示視頻(掃二維碼觀看)
4.臨床表現
(1)小腿疼痛,小腿抽筋。
(2)膝關節疼痛,屈膝、上下樓梯加重,特別是下樓梯時,不能完全下蹲。
(3)跟骨疼痛,腳底疼痛、麻木。
(4)部分腰骶部疼痛也要考慮腓腸肌、比目魚肌。
5.常用再灌注活動
(1)常用再灌注活動一:俯臥位,下肢於中立位伸直,腳伸出床麵,踝關節蹠屈抗阻。
圖49-5腓腸肌、比目魚肌常用再灌注活動一
視頻49-3腓腸肌、比目魚肌常用再灌注活動一(掃二維碼觀看)
(2)常用再灌注活動二(比目魚肌):俯臥位,下肢於中立位,膝關節屈曲90°,踝關節蹠屈抗阻。
圖49-6腓腸肌、比目魚肌常用再灌注活動二
視頻49-4腓腸肌、比目魚肌常用再灌注活動二(掃二維碼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