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灌注活動是符仲華老師在浮針臨床中觀察、總結和提出的一種臨床治療手段,目前被廣泛地應用在浮針治療中,是浮針臨床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好夥伴。

再灌注活動源自浮針臨床,基於功能解剖、現代康複等醫學理論而提出、發展和逐步完善。自符仲華老師2010年左右提出“再灌注活動”這個概念以來,我們對其臨床應用與研究一直在不斷地補充、發展和完善,從未止步。作者有幸受到符仲華老師委派,承擔這個任務,將再灌注活動的臨床操作詳盡地、規範地、直觀地展現在廣大浮針愛好者和浮針從業者麵前。

本書上篇針對再灌注活動的生理學基礎、再灌活動的病理學基礎和作用對象進行了詳盡的論述,並介紹了再灌注活動的定義、原理、操作方法、分類等。下篇則使用大量的圖片和視頻對常見的四十一塊肌肉的解剖、功能、成為患肌後產生的臨床表現、觸診方法以及常用的再灌注活動手法進行簡明、直觀地闡述和表達。

但受作者本人水平、能力和臨床視野所限,不可能完美無缺地將再灌注活動的所有內容都在本書中體現,一些紕漏和錯誤在所難免。比如說,書中所列的患肌的臨床症狀不夠全麵、觸診動作不規範、再灌注活動的設計不夠科學或不夠省力,等等。

故本書成文印刷之時,作者本人也是頗為忐忑和惶恐,倒不是過於擔心專家和同道的批評和指正,因為有錯就改可以使人進步;而是擔心書中的紕漏、錯誤太多,會誤導積極好學的浮針愛好者和浮針從業者。

所以,在此懇請各位讀者、各位浮針愛好者和各位浮針從業者,如果發現書中有不明白、紕漏、錯誤的地方,一定要向作者提出,給予作者一個改正和進步的機會,給浮針和再灌注活動一個前進和完善的機會。請通過郵箱([email protected])或微信(13580504600)與作者聯係,我們一定虛心接受批評。如果您能同時提出建設性的補充和修改意見,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鼓勵和支持。您合理的寶貴意見會在本書後續的版本中訂正、補充,或通過篩選後在“浮針大世界”微信公眾號向所有浮針人公開您的好點子、好方法。

孫健

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