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菲律賓國父黎薩爾(1 / 2)

『可*樂*言*情*首*發(www.klxsw.com)』

在菲律賓人們普遍熱愛和崇敬他們的民族英雄黎薩爾並且尊稱他為“偉大的平民”和“國父”他的誕生地改名為黎薩爾省當年監禁過他的堡壘成為黎薩爾紀念館他犧牲的日子被定為“黎薩爾日”他殉難的廣場被命名為“黎薩爾廣場”他所創作的詩歌、散文和小說成了各級學校學生的必讀課文……

黎薩爾所以獲得菲律賓人如此愛戴是因為他的活動促進了菲律賓民族的覺醒為菲律賓的獨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他無私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獻給祖國的英勇行動給菲律賓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黎薩爾生活在菲律賓和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之間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年代早在1543年西班牙殖民者就蓄意侵占菲律賓群島他們按照西班牙王位繼承者菲律普的名字稱這個群島為菲律賓群島1565年西班牙正式占領菲律賓

1872年初卡維特(即甲米地)的工人、士兵和農民不堪西班牙殖民當局的橫征暴斂毅然發動起義結果慘遭殖民當局的鎮壓連同這次起義無關的三個愛國神父也被處決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同樣也危及到黎薩爾的家庭有一次他父親與教會裏的修道士發生糾紛教會竟然把他父親所租土地的地租提高一倍作為報複他的母親因不滿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而遭到誣告被投入監獄經受了兩年之久的折磨慘痛的曆史和嚴酷的現實使黎薩爾從童年時代起就親身感受到殖民統治的殘暴

黎薩爾智力超群8歲就開始寫詩和劇本15歲時已成為一個頗有修養的詩人、雕刻家和畫家了18歲那年他在大學裏寫了《獻給菲律賓青年》一詩號召青年為菲律賓的光明與未來而鬥爭獲得了全國詩歌競賽頭獎

1882年21歲的黎薩爾去西班牙留學他同時在兩所大學攻讀醫學、哲學、文學、繪畫和雕刻還學習法語、英語和德語三年後大學畢業他獲得哲學和文學博士、醫學博士學位

從大學時代起黎薩爾就投身於菲律賓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在西班牙留學期間他經常在進步報刊上發表文章主張在菲律賓實行改革

1887年黎薩爾在柏林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政治小說《不許犯我》小說中的主人公伊瓦臘實際上是他的化身作品以19世紀末殖民主義者統治下的菲律賓社會為廣闊背景傾訴菲律賓人民在火坑中的痛苦**提出了菲律賓人民對自由的渴望和探索

在這部小說中黎薩爾通過各種人物之口呼籲西班牙殖民當局實行改革:給菲律賓人以更多的受教育的機會限製軍隊和教會的勢力保障個人自由和人身安全實行出版自由恢複西班牙國會中的菲律賓代表權等

黎薩爾還通過伊瓦臘之口道出了這樣的觀點:“我心裏最大的願望就是我的國家繁榮幸福這是要由西班牙本國和本國同胞共同努力來實現的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兩者之間就以這種萬世不易的聯係永遠團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