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詩人哲學家尼采(1 / 2)

『可*樂*言*情*首*發(www.klxsw.com)』

尼采是十九世紀未西方哲學界升起的一顆新星他要打倒以往哲學的神聖偶像推翻傳統道德的善惡標準他的哲學思想對現代西方世界和哲學都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但是尼采的一生是在不幸中度過的

尼采於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普魯士王國薩克森省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羅肯

父親是個信奉新教的牧師曾教過幾個皇家子弟因教學成績優異受到普魯士國王的特殊恩寵他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尼采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嗬護

尼采五歲時父親去世了

親人的痛哭聲、淒涼的葬禮、冷冰冰的墳墓一直留在尼采的記憶中尤其那憂鬱的晚禱鍾聲是那樣地催人淚下從此原先那個愉快的小康家庭整日沉浸在悲哀和憂鬱的氣氛中為了擺脫困境母親帶著尼采來到諾姆堡在這裏很少有同學和他玩耍由於先天不足他生得頭大身小身體啟羸弱還有從父親那裏遺傳來的慢性頭痛症和視力衰弱症為此他不知遭到了多少白眼和嘲弄

尼采有個朋友叫克魯格他的父親是一名技藝高深的琴師尼采苦悶的時候常去克魯格家聽音樂

在一個月光朦朧的夜晚從克魯格的房間裏傳出了德國古典音樂聲那悲壯、激越的交響樂和悠揚動聽的和弦是那麼優美兩個小男孩被這音樂聲帶入了幸福和歡樂之中待音樂停下來時兩個孩子高興得跳起來他們相互擁抱著喊道:“太美了”

“尼采我爸爸演奏得好嗎”克魯格問道

尼采的眼睛裏閃動著淚花他回答道:“太好了你父親演奏得太妙了真不愧為技藝高深的琴師呀沒有音樂的生活簡直是一種苦難一次流放”

尼采回到家中翻來覆去不能入睡他坐起來用雙手托著兩腮陷入沉思

尼采從小喜歡音樂和詩歌曾以父親死後那晚禱的鍾聲、父親的墳墓、生命的無常和幸福的虛幻為主題先後寫出了五十多首詩

今天晚上他的心潮又開始湧動起來了一種創作的**推動著他他提起筆寫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部音樂作品《一支聖歌》

父親的去世使小小的尼采對人生有了深刻的認識

1864年尼采二十歲時進入波恩大學讀書一年後他又轉入萊比錫大學攻讀了四年半古典語言學他在古典語言研究方麵表現出了異常的驚人才華令他的導師李歇爾教授驚歎不已

教授感歎地拍著他的肩頭說:“你真是天才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過的”

教授感歎之餘提筆寫道:“三十幾年來在我眼前力爭上遊的青年簡直不計其數但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年輕人如尼采這樣成熟得如此之快而又如此年輕……我可以預言:隻要上天賜他長壽他將在德國語言學界名列前茅”

李歇爾把信寄給了瑞士的巴塞爾大學該大學在尼采尚未取得博士學位時即授予他古典語言學教授的職稱此時他才二十四歲以這樣的年齡任教授在德國學術界是前所未有的

不久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又在尼采未經任何考試甚至未提交學位論文的情況下授於他博士學位從此尼采開始了他的教學與研究生涯直到最後成為一位著名的哲學家

1882年尼采的一位朋友領來一名學生要向他學哲學這個學生是俄國少女叫莎羅門尼采一見到她就有一種特殊的感覺便收留了她莎羅門十分聰明一天她向尼采問道:“有人說哲學的目的就在於能使靈魂健康和享受幸福能夠使人唱著動聽的歌曲離開人間這種說法對嗎”

尼采不假思索地說:“這種把人生看作是樂觀的認識是十分膚淺的在哲學上是近視眼而且不可能給人以幸福因為當人們掌握這些知識的時候就已經該入地獄了;而且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也處處充滿不幸和痛苦因此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

“歐洲流行一種悲觀主義的人生觀宣揚人生不可能有任何幸福他們說豬羊以粗糠荒草為食度過艱苦的一生最後被人宰殺;牛馬吃著粗糙的草料從事繁重的勞動最後被人食肉寢皮人世間更是充滿著說不盡的悲劇……生命中能有什麼幸福呢生命的唯一價值就在於忍受種種痛苦幸福隻存在於‘天堂’之中這種觀點對嗎”

“樂觀主義的人生觀和悲觀主義人生觀都不能給人以幸福那麼究竟如何看待人生呢你提的這個問題很有價值”

“請老師說說您的觀點”莎羅門說

尼采沉默片刻突然失聲地狂呼道:“啊狄俄倪索斯你這悲劇的英雄你這樂觀的酒神你那百折不撓、剛強不屈的精神你那放縱無羈、生機充溢的品格不正是理想的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