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首*發www.Klxsw.com
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河水清澈透明兩岸樹木野草翠綠茂盛異常迷人但伊斯蘭教徒們卻無心欣賞這如詩如畫的家鄉風景他們正急匆匆地趕往阿巴島教堂聽一位阿訇宣讀教義
這是1881年8月中旬的一天這時蘇丹正被英國殖民軍所占領
“我是馬赫迪我要把你們從痛苦中拯救出來我要使你們擺脫苦難獲得幸福的生活受苦受難的蘇丹人民站起來吧讓我們攜起手來趕走英國強盜”
不少伊斯蘭教徒還未走進教堂就聽到了馬赫迪的聲音他們異常激動地在傾聽著那麼多人擁在這個教堂裏竟沒有一點聲響隻聽馬赫迪接著說:
“我要帶領你們建立一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要消滅社會上不平等的差別要消滅邪惡勢力寧拚千條命不納一文錢這就是我們的信條”
人們熱烈歡呼著馬赫迪的宣講非常振奮隨即馬赫迪宣布:開始聖戰
那麼這個馬赫迪真是救世主嗎當然不是他的真名叫穆罕默得·共哈邁德因為出身貧寒所以能夠體會到社會下層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他從小就立下壯誌要趕走英國侵略者但是用什麼辦法才能有效地團結其他人共同抗英呢
經過認真準備他決定以馬赫迪的名義領導人民起來鬥爭
馬赫迪的這種做法果然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不少伊斯蘭教教徒來到了他的身邊準備跟著他同英國人作鬥爭
當馬赫迪在利用教義來宣傳抗英鬥爭時英國人也聞訊而來但是他們不是來聽講的而是來逮捕這些信徒的馬赫迪正想帶領他的信徒去和英軍比試比試於是雙方在阿巴島上展開激戰結果打死了100多名敵人
初戰告捷馬赫迪和他的信徒們非常高興於是他們正式宣布起義馬赫迪先把他的起義軍帶進山區他們在卡迪爾山建立了根據地這時他的起義軍已發展到了近5000人
1881年12月蘇丹總督指使拉希德率1400多名“討伐軍”偷襲馬赫迪起義軍根據地馬赫迪率起義軍預先埋伏在“討伐軍”所經過的山路周圍當拉希德帶兵正自鳴得意、以為可以消滅起義軍時馬赫迪命令軍隊堵死各要道然後親率士兵衝下山去“討伐軍”倉促應戰結果全部被殲滅1882年4月新上任的蘇丹總督蓋格勒又派遣尤來福·沙拉得率3500人攻擊卡迪爾起義軍當這支部隊長途跋涉、立足未穩之時馬赫迪統帥起義軍連夜奇襲取得成功全殲了這支敵軍
這兩次戰役馬赫迪大獲全勝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同時大大增強了蘇丹人民的抗英信心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1883年1月起義軍攻下蘇丹第二大城市烏拜依德這時起義隊伍已發展到3萬餘人9月英政府派希克斯率領萬人大軍再次征伐起義軍希克斯除了1.1萬人的埃及遠征軍之外還有14門大炮、6挺機槍、500匹戰馬和5500頭駱駝規模龐大氣勢洶洶而馬赫迪僅有3萬人馬力量懸殊
希克斯在進軍烏拜伊德途中一路上困難重重因為水井已被起義軍早先封填所以英軍唇焦口幹疲憊不堪到了烏拜伊德附近希克斯把軍隊分成三大塊第一部分人馬在前開路後麵是並行的兩部人馬他以為這樣可以前呼後應穩紮穩打
馬赫迪早已得到了英國行動的消息並時刻派人跟蹤打聽英軍布署與動向當他看到英軍越來越近時就在英軍要走的希甘森林空地四周埋伏下了層層部隊和重武器然後派遣一支小部隊迎擊敵人另派一支5000人的隊伍繞到敵後奪取敵人輜重一切安排就緒之後馬赫迪返回埋伏區準備痛擊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