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越南、老撾、柬埔寨獨立(1 / 2)

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初期

麵臨著非常複雜和困難的局勢

中國國民政府的20萬軍隊為解除日軍武裝

進入北緯16度線以北地區

1946年2月

在美國的壓力下

中國國民政府與法國政府達成協議

由法軍接替中.隊的“防務”

在南部

在美英軍支持下

法軍也開始重新侵入西貢等重要城市

妄圖恢複對越南的殖民統治

但是

由於法軍在越南的力量不大

加之越南軍民的堅決抵抗

法國殖民者被迫於1946年3月6日與越南簽訂《法越初步協定》

協定規定:“法蘭西政府承認越南共和國為一個自由的國家

有它的政府、國會、軍隊和財政”;越南政府承認越南是“法蘭西聯邦的一分子”

但是

當法國殖民者向越南增兵達到一定數量以後

公然撕毀《法越初步協定》

1946年11月23日

法軍首先炮轟海防

打死6000名越南人

1946年12月19日對河內發動總攻擊

越南人民被迫進行抗法民族戰爭

戰爭初期

越南人民軍隻有2萬多人

武器裝備簡陋

而且處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之中

而法國殖民軍在美英支持下

有10萬現代化裝備的陸、海、空軍

因此

殖民軍迅速占領了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線

越南軍民采取遊擊戰術

於1947年10月粉碎了法軍的全麵進攻

收複了大施、宣光等中、小城鎮

把抗法戰爭轉入第二階段

即相持階段 從此

越南軍民堅持“以遊擊戰為主

以運動戰為輔”的方針

擴大農村解放區

越南人民軍由原來的2萬人發展到1947年的20萬人

1949年10月

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使越南人民的鬥爭從此擺脫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

中國成為越南人民爭取徹底解放的堅強後盾

這是越南抗法、以及後來抗美戰爭能夠勝利的根本因素之一

抗法戰爭自此進入第三階段

即反攻和掌握戰略主動權的階段

1950年

越南人民軍已發展到30萬人

民兵達200萬人

長達750公裏的中越邊境的越南一側

解放區已聯成一片

1951年2月

印度支那.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大會決定將印度支那.改名為越南勞動黨

胡誌明當選為黨的主席

1953年11月

法軍被誘入越南西北部的奠邊府

1954年3月13日起

越南人民軍經過55天的戰鬥

殲滅法軍1.6萬餘人

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

這對正在召開的日內瓦會議產生了重大影響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

中、蘇、美、英、法、朝、越等23國政府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