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伊拉克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劃破夜空直撲科威特
十萬地麵部隊和三百五十輛坦克越過伊科邊境
沿著巴士拉
科威特國際公路長驅直入
科威特全部兵力不過三萬人
哪裏抵擋得住
伊拉克順路將幾個城市攻下
拂曉時分已兵臨科威特市郊外了
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
科威特奮起反抗
國王的弟弟、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薩巴赫親王在趕赴王宮時與伊軍遭遇
親自率領兩個兒子持槍戰鬥
父子三人同時戰死在王宮門前
國防大臣、內政大臣都持槍與入侵者作戰
王室成員共有六人戰死
有一名普通士兵用步槍擊落一架入侵飛機
又打死兩名伊軍士兵
然後壯烈犧牲
科威特國民議會反對派艾哈邁德·薩敦雖同王室勢不兩立
但在國難當頭時拒不與侵略者合作
以清白之身壯烈殉國
伊拉克在一天之內占領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的當天就在國際上激起了一片譴責的浪潮
接著
伊拉克最大的軍火供應者之一蘇聯宣布停止向伊拉克發運武器;美、英、法三國宣布凍結科威特在這三國的資產以便保護;瑞士政府指示銀行加強對科威特財產的保護
以防伊拉克侵吞;阿拉伯聯盟理事會在開羅召開緊急會議
黎巴嫩總理胡斯要求會議譴責伊拉克;聯合國召開第一百四十次緊急會議
一致同意譴責伊拉克
要求伊無條件撤軍
美國總統布什從夢中被人喚醒
聽說此事
不禁怒罵了一聲
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商議對策
布什於1924年6月12日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小城米爾頓一個小商人家裏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在太平洋戰爭中
他的飛機曾被擊落
險些喪了命
1948年從耶魯大學畢業後
他放棄了在華爾街的舒適生活
攜妻子巴巴拉奔赴貧窮的得克薩斯
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
因此
他對石油了如指掌
布什於當天發表措詞強硬的講話說:“當今世界不能容忍這種**裸的侵略
伊拉克必須立即無條件撤軍
”
時隔兩天
一個公開宣稱防止伊軍入侵沙特、秘密目標是推翻薩達姆·侯賽因政權的“沙漠盾牌”計劃出台了
並決定動用各種現代化武器
美國如此大動幹戈是有其原因的
九十年代
美國國內石油消費量很大
都要從海灣進口
沙特、伊拉克和科威特三國擁有占全世界儲量的百分之四十五的石油
抓住海灣
就等於得到了工業化社會一個世紀所需要的能源
這是原因之一
其次
薩達姆政權曆來對以色列態度強硬
對以色列的靠山美國也懷恨在心
兩伊戰爭後
伊朗一蹶不振
蘇聯在中東的勢力又日漸收縮
世無英雄
伊拉克自然坐大
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霸主
如此一來
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前景就十分堪憂了
再者
阿拉伯國家曆來對西方國家疑慮重重
保持不即不離的姿態
美國的反應也是近了怕嚇著
遠了怕丟掉
隻能恩威並重
現在薩達姆如此張揚武力
明火執杖兼並他國
海灣國家別無選擇
隻有求助美國以圖自保
美國正可以堂而皇之介入海灣事務
奪得一席之地
真是天賜良機
就布什本人而言
這也是難得的機會
隻要處理得當
就是一大政績
無論是個人形象還是美國作為萬邦之首的國家形象都會大大增色
科威特的鄰邦還有沙特和以色列
沙特是海灣地區一個大國
人口一千餘萬
麵積二百多萬平方公裏
占阿拉伯半島總麵積的五分之四
它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最大產油國
石油產量在全世界也排名第二
伊、科衝突初起時
沙特從中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