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三) 波斯血雨(3 / 3)

易楓也在思考著這次的行動,沒有目的地,沒有大概方向,隻是簡單的命令準備好行動。看著西門堅一隻看著自己,易楓清楚自己的新上司正要看看自己的能力呢。不過易楓仍然保持軍隊的作風,上司不發話,下麵的人不先開口。看到易楓遵循軍隊的條例,西門堅隻好直接問:“易參謀,你怎麼看?”易楓問:“師長是怎麼安排的?團長。”

“師長好像也不清楚這次的行動,他隻是要求我們按照要求準備好行動。”西門堅說。

“是嗎?看來這次行動好像完全是情報部門主導的。恐怕是一次大的行動。我們準備好隨時行動就可以了。”易楓沒有思考,直接回答。但是沉默了一會兒,他又說:“巷戰的準備必須完善。”

西門堅對易楓的回答很滿意,這也是他想到的。對於叛亂份子的追剿,除了準備好普通的準備之外,恐怕相當程度的屠戮也在所難免,這才是西門堅比較在意的。凡是情報部門主導的行動,傷亡的數量都不會很小,特別是殺的興起士兵們,對於平民的屠戮幾乎是公開的秘密了。西門堅自己就曾經帶領一個營,對叛匪的基地進行過無情的殺戮,不分性別,不分年齡,統統都在他們的槍口下倒下了。而這還是比較幸運的,那些被活捉的,最終都是死亡的命運,而且在死前都受到了殘酷的刑訊**供。隻不過交待的早,少受點罪,交待的晚多受點罪。最終都是死亡的命運。

這次的行動,又會有多少人離開這個世界呢?西門堅默默的想。殘酷的剿匪早就讓西門堅不對鮮血有什麼概念了。因為在流淌叛匪的血液之前,流淌過更多的帝國平民的鮮血。波斯都護府的阿拉伯人,民風彪悍,而且伊斯蘭教向來主張“一手拿經文,一手拿利劍。”對於任何的和《可蘭經》有抵觸的思想,他們都以武力來對抗。在最早占領阿拉伯地區的時候,帝國的士兵們從沒有見過這麼堅定的抵抗者。而堅定的抵抗者遭到了同樣堅定的征服者的屠戮,然後征服者遭到更激烈的抵抗,然後是更加堅定的屠戮。當自己的兄弟們紛紛倒在了身邊的時候,中國人血脈最深處的勇敢反而會堅強的站立起來。

在三年的流血衝突後,伊斯蘭人悲哀的發現,他們麵對的是打不倒的征服者,和那些高大的歐洲白種人不同,雖然那些白種人很強,但是在持續性上他們遠不如這些東方的戰士強勁。所以足以讓白種人丟盔棄甲的“聖戰”在這些中國人麵前,隻是不斷的增加自己的損失。雖然他們以自己最堅定的信仰來戰鬥了,但是那些不相信《可蘭經》的異教徒有著比他們這些堅定的信徒更堅定的戰鬥意誌。而阿拉的子孫們麵臨著再抵抗恐怕就會種族滅絕的可能性。為了能夠延續自己的種族,伊斯蘭人終於低下了自己的頭顱,接受了漢帝國政府的權威。

在三年的戰爭當中,帝國十萬忠勇的戰士把自己的熱血灑在這片荒瘠的土地上。帝國議會對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征服這貧瘠的土地是否有價值發起了彈劾。但是終於掌握了這交通要道,為帝國後來消滅北歐諸國以及占領整個非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石油的開發利用,更是讓這片遍地黃砂的土地變成了遍地黃金的土地。隨著新興的動力、化工技術的興起,阿拉伯成了帝國工業的血液中心,黑漆漆的石油不需要一分錢的運抵了帝國本土,然後變成了讓帝國無數機器運轉的動力和原料。對花費這麼大的戰役的質疑早成了笑話,剩下的就是對皇帝的戰略眼光的由衷讚美。

由於大量的移民,大量的資金的投入,波斯都護府很快的繁榮起來。而這很快導致了新一輪的流血。本來已經被征服的本地人,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恢複,人口數量持續增加,逐漸恢複了元氣。但是他們裏麵堅定的伊斯蘭教徒們悲哀的發現,自己的文化已經在漢帝國的文化衝擊下,開始了衰敗。《可蘭經》和阿拉伯語對於阿拉伯子孫們的吸引,開始被方塊漢字所代替。而大量的漢族人的到來,更使得自己的土地的主導權,正在不斷的變化。於是一部分人再次憤然而起,高舉著真主的旗幟,開始了新的聖戰。

一開始是起義,但是已經熟悉阿拉伯土地的漢人們很快的把這些起義變成了埋葬阿拉伯人的慶典。最終,抵抗轉入了地下,各種恐怖組織隨之興起。暗殺、恐怖襲擊不斷的發生。而且一開始是針對漢族人,但是這些襲擊慢慢的擴大到了針對接受漢族文化的人,其中不少是阿拉伯人。恐怖事件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從個別的暗殺,到小規模的襲擊,到對包括學校的屠殺事件。或許阿拉伯極端份子們要做的是把波斯都護府明白的劃分成為兩部分人,一部分是純粹的阿拉伯人,另一部分是阿拉伯人的敵人。西門堅並不在乎這種劃分的形成,甚至在期望這種劃分能夠實現,這樣他自己就不用擔心不清楚敵人到底是誰了。作為一個軍人,西門堅更期望和敵人明刀明槍的作戰,而不喜歡從一群人裏麵先區分出敵人和朋友再作戰。

而和軍人們的明快敵我觀念和情報部門從群眾中找出敵人的做法完全不同。鄭盈麗沒有想過那麼多,作為女性,鄭盈麗更期望所有的人都是朋友,雖然她在反對很多事情,不過她的目的隻是為了通過消除一部分人的不正當的權利,使得更多的人得到本來就應該得到的權利。所以鄭盈麗是沒有明確的敵我觀的。

這幾天,她一直在進行婦女權利保護協會三周年慶典活動的籌備。不斷的拜訪各個方麵的實力派人物,這讓鄭盈麗筋疲力盡。但是讓她感到滿意的就是這些人物基本上都同意了自己的邀請。鄭盈麗也接受了韓星的求婚,而雙方的父母也都同意了這門親事。鄭盈麗和韓星商量好了,準備在這次慶典活動的酒會上宣布訂婚的事情。畢竟作為未婚的女性處理很多事情並不是很合適,特別是下一個階段的事業,已婚的身份對於女性的號召力或許更大。而韓星終於要如願以償了,所以也很興奮。各種勢力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隨著日曆一張張的撕下,時間也在向帝國曆157年八月十五日靠近。

108尒説WWW.Book108。com更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