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孫文與洪家人(1 / 2)

“我想要知道,昨天遭人刺殺的到底是不是蔡鬆坡?”孫文先生一改之前儒雅風度,聲音都嘶吼了起來,看來剛剛傳來的消息確實讓他感覺的有一些難以接受。如果消息屬實的話,那麼蔡鍔如果被刺殺成功的話,那麼他手中就要丟掉一張很重要的牌!

現在的國內局勢、國外局勢,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的,對於他本人都是有好處的,而且依照現在的形勢來看,如果他現在回到國內,而後以一支勁旅作為自己的底牌,而後登高振臂,舉兵討袁的話,畢然會一呼百應!

其實孫文知道,而且也承認,自己當年的一些做法是不妥當的,但是對於袁世凱兵奪政、權的這件事,以及其後續對於國家的一些做法,孫文還是非常肯定的,雖然當時袁世凱以武力威脅取得了政、權。

但是隻有他後麵做的對,做得好,對國家有意,那麼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孫文先生才來到了日本,但是這個過程中並不表示他就已經不在關心國家的問題了,反而他能夠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關注國家的大事小情。

而且也能夠更客觀地,尤其是從日本的風土人情中,所見所聞下,把兩國進行對比,其實這個時候,孫文先生還是非常肯定袁世凱的,尤其是他在國內的一些建設上的做法,這些說實在話,孫文先生也願意承認。

他自己,至少短期之內是看不到的,想不出的。孫文先生本以為國家會在袁世凱的統治下能夠走向更好的未來,雖然實際上也是想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尤其是近來有關二十一條的問題。

袁世凱的處理方式上,以及他的一些應對、準備,這都是被孫文先生看在眼裏的,其實就是在中日二十一條問題白熱化的階段,孫文先生也曾動用個人的關係盡可能想要去幫助袁世凱,雖然收效甚微。

但是這也能間接的說明孫文先生對於袁世凱的肯定,可是就是現在,就是此時,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大典,這個消息令孫文先生如晴天霹靂一般,這是曆史的倒退!回想當年,推、翻清政、府時血染南疆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這是血與生命鍛造的未來之路,奈何前路茫茫正需要更多的誌士慷慨赴死繼續用自己的犧牲基墊這條長路的未來,卻還有人舉手間將這條長路以鋪墊好的部分,毀於一旦。生死已不重要了。

那一份份熱枕之下的慷慨決絕,那一份份堅毅無前果敢,這一滴滴血液凝聚的漫漫長路啊,這是多少人的心血,這是多少生命英魂的守護,這一切,本該繼續向前的一切,奈何啊,奈何。

對與錯就在一念之間,袁世凱曾經對,可此時的錯誤雖不能遮掩其往日的功勳,但是,這錯了就是錯了,這彌天大錯,亦無法掩藏,這一切,又要重蹈覆轍嗎?孫文先生不敢去想象。

而就在他心中焦急著如何才能夠最直接的改變現狀的情況下,他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消息,昭威將軍蔡鍔,將二次赴日治療疾病,但是與之前的那一次不同,這一次昭威將軍估計會直接由此轉戰雲南。

至於為什麼,不說,大家也都心裏清楚,而這正是孫文先生所需要的,因為他之前首先想到的就是蔡鍔,再其第一次來日的時候,他就曾三次派人希望取得聯係,但是卻每每都是無功而返。

但是這一次,孫文先生知道,這是一次機會,同樣的,也是能夠幫助國家進步最直接的關鍵性人物。因為孫文先生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最直接的做點什麼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有兵,而這是他現在最為缺少的。

但是如果他能夠和蔡鍔聯係上的話,那麼就等於他的手裏直接的把持了數萬的滇軍精銳部隊,這樣的一匹虎狼之師,如果能夠作為舉兵討袁的先鋒的話,那麼必然是所向披靡的,而且孫文先生深知此時的北洋政、府早已貌合神離。

各鎮將軍、都督之間也都是貌合神離的,再加上其原本的各自為戰,不停地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聽從號令,導致了現在北洋軍已然沒有了昔年的鋒銳,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有一支精銳長驅直入的話。

那麼這場戰爭是沒有失敗的必要條件的,這樣一來,無論於國於私都是最好的結局。也正是因為這樣,孫文先生才會在聽聞了蔡鍔被刺殺的消息後如此失態。如果蔡鍔真的出了什麼麻煩,那對於他來說就太為不利了。

而且如果真的是蔡鍔被人刺殺的話,那麼他此時的一些決定、準備就有都要打回重來,這樣一來的話,不說國內的形勢到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就是這個過程中所浪費的時間以及之前他說付出的精力還有就是他在這邊的朋友、追隨者所付出的,那就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