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找到我,他說要我隨他一同出訪德國,去見一見德國王室,與此同時也是為了讓我這個常年在邊陲的英才幹將,長長見識,他對我說等將來,我出任了外交部亦或是有關外事的重要職務的時候。
對於各國政、要,王室成員,勢必要接觸的,所以我同他一同去德國,也是先打一個前站,讓我看看德國的王室成員是怎樣的,同時也是要我從德國王室窺一斑而見全豹,進而對世界上還是君主製的國家王室有一些預見。
當然了,我是拒絕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我的病,沒有辦法,我咽喉的毛病實在是太厲害了,厲害的讓我甚至都不能隨心所欲的吃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看到我虛弱,袁克定雖然和遺憾,但是卻還是安撫我,他告訴我他會幫我從德國搞一些盡可能治療我這個毛病的特效藥。並且他表示,這是他個人對於我這個老師的一份心意。
當然了,這不過是騙小孩子的鬼話罷了;可是從這其中我也不難看出袁克定的言外之意。終於,他不在遮遮掩掩了,他要把一些事情拿到明麵上來了。
而且最近京城內關於“恢複帝製”的呼聲越來越高亢,請願團也好,亦或是遊,行的群眾也好,無論是團體的規模上,還是行動的次數上,都比之前要多得多。這樣的呼聲,實在是太高了。
但是有一件事值得一說,那就是段祺瑞上一次“罪己詔”後,包括他本人在內的那一班被撤銷職務的將帥,竟然又全部重回了之前的崗位,而且手中的權利,雖然沒有任何的增長,但是卻更加穩固了。
這是因為這一次他們重回崗位,是袁世凱本人親自當眾宣讀的;而至於那些被段祺瑞所推薦的將帥英才,非但沒有能夠接任他們的職務,反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還竟然獲罪入獄了。
突如其來的撤職命令,讓李根源感到十分的難以接受,雖然他知道自己在帶兵上確實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可也絕不是唐繼堯公文上所寫的那樣;試想一下,如果李根源他本人真的如唐繼堯所寫的那樣的話,又怎麼可能走到今天的這個位置上那?
不過,李根源這個人,為人十分的老實,而且對於權力兩個字,向來是得之也可不得也罷,所以他對於唐繼堯這樣的命令,雖然難以接受,卻還是老老實實,毫無怨言的接了下來。
可是,雖然,李根源對此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隻是接下來了罷了,但是他的學生,卻對此,十分的不滿,而且毫不掩飾自己對與唐繼堯此命令不滿而做出的行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滇軍特別行動團的團長——朱德!
當年朱德在雲南講武堂做學員兵的時候,他的教官,正是李根源。而且那個時候,因為朱德本人的成績優異,而且對於講武堂的一切課程都非常的努力,即使已經很好了,可他還是常常的利用個人的時間來對課程進行鞏固。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朱德剛剛進入講武堂的那段日子,他並沒有因其李根源的注意,很簡單,雖然那個時候朱德的成績就非常不錯,但是對於留日回來的李根源來說,朱德成績也隻能算是一般罷了。
因為李根源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可不單單隻是從一個士官學校的優異畢業的,他同事還是日本振武軍事學院畢業的高材生!
這兩所學院在於日本來說,都是頂級的軍事學府,裏麵出入的幾乎都是各國的精英才俊;要是單單論起軍事理論以及學術見識來說的話,怕是連蔡鍔都趕不上他李根源的。所以雖然在雲南講武堂中朱德成績非常好。
但是這確實不足以因其他李根源的注意。
那麼在給予他們足夠的武器彈藥之後,再依托雲南大山的地形的話,隻要找到適當的位置,那麼即使是兩個人也是可以對敵人進行一個很好的攔截的,雖然那樣的結果就是三名被留下的人必死無疑。
可是即便是這樣,三個人的攔截也是可以給隊伍提供一些緩衝時間的,那麼將這個緩衝慢時間與小隊速度上的優勢兩兩相加的話,那麼未必他們不能夠在戰術撤退的前提下,快速的攻占山坳。
而且,既然另外兩支小隊是在提前沒有交流的情況下,選擇“聯盟”的,這就是說明他們兩者間,不存在所謂的戰術協同,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在一定的距離內,雙方攻擊的同時就極有可能誤傷對方,那麼這樣一來的話,相比是有極大可能直接將雙方的“同盟”關係打破,繼而引發雙方火並的。
若真是這樣的情況,再加上之前留下的傷員戰鬥參與其中起到一個和麵的作用的話,朱德他們的勝算可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