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軍現在的所使用的戰略方針是攻守皆一處,進退隻一路。說白了就是我軍攻取了一處地方,那麼就要堅守這處地方,而後進行休整、儲備之後,在前進去進攻下一個目標,而萬一有那一路失敗了,亦或者是遇到了阻礙,那麼進退也都是這一路軍自己的問題,就像我此時一樣,我帶著部隊,就是駐紮在敘府城,那麼我的軍隊就要在這裏休整、儲備,王文華雖然也是我的一路軍的戰鬥序列。
但是我委派給他的任務是進攻湘地,那麼他的任務就是從湘地進攻,而後已扇形或者是直線型的方式,攻城略地,剿滅、擊潰袁世凱的防禦部隊。他在蜈蚣關一戰,我非常清楚,但是他在蜈蚣關的勝敗都與我沒有關係,隻要他不像我求救,那麼我就不能去理會他,不是不去理會,而是我不能去理會。
這一次的軍事會議時如期召開的,我軍敘府附近的駐軍團職以上的軍官全部到場,其實說起來這不是因為我的力度足夠,如果要是相隔幾百公裏的話,那麼我的力度再夠,軍隊的軍官也絕不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趕到,那麼餓之所以會是這樣,還是因為我軍現在的駐防區非常的小,一個小小的敘府,駐紮了我軍這一部的軍隊,可以說,現在我的軍隊的防禦布置就好像是一隻刺蝟,一隻抱成團的刺蝟躲在一個飄零在海麵上的立錐之地。
稍稍有一點點的運動都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接觸到海水,這就是我軍現在的防禦的狀態,當然了,我們不是刺蝟,我們也不懼怕海水,但是我軍也絕不能輕易的將一部伸入到敵軍的駐防區之內,如果兩軍交戰正麵進攻的話,或者是投入全部兵力與敵軍展開戰鬥的話,我是不在乎的,但是僅僅要是隻使用我的一部與敵人接觸發生戰鬥,而起還是在沒有我的安置下,沒有援應的情況下,那麼我的軍隊就一定的,那伸出去的一部,會被擊潰。
這就是現實,非常現實的問題!而且這一場的軍事會議雖然進行的非常的順利,而且對於張敬堯部的前鋒北洋陸軍對八師我軍也有了應對的方針,同時還將我軍的布置通告了其他各部的護國軍,但是我們在發出去這樣的通告後,又接到了一個令人感到危機的消息。
這個消息是坐鎮雲南的唐繼堯發來的,他電文中告訴我,雖然現在我進攻的護國軍左右翼要麵對張敬堯、馬繼增的部隊,而且正麵還有曹錕、吳佩孚鎮守,可謂是進取艱難,但是我軍現在士氣如虹,鋒銳無匹,成功的向前進取還是非常有希望而且能夠成功的,但是現在真正的危急出現在我軍的後方雲南本部。
袁世凱手下大將,將軍府臨威將軍,龍覲光,率廣東陸軍第一師進攻雲南,而且不單單如此,龍覲光的廣東陸軍第一師繞過我軍戰線,直取雲南,此時已經擊潰了廣南的守軍,鏈接二十裏戰線,對雲南核心虎視眈眈!
而且唐繼堯還利用自己與蔡鍔之間的關係作為切入點,他對王伯群說,自己和蔡鍔將軍是結拜兄弟,自己去督署雲南也是蔡鍔將軍舉薦的,所以這不能算是不義之舉,更何況,在國家的框架下,國之大義麵前,一切的私人情誼都是不值一提的,個更何況自己還是蔡鍔將軍主動推薦的。所以他告訴王伯群,其實自己也不想占據蔡鍔將軍的地盤,但是沒有辦法,為了國家計,也是為了兄弟之間的約定,與信任,所以自己選擇了接受袁世凱的任命,暫時督署雲南。
而後他,他又向王伯群說,她需要想王伯群這樣的人,有能力的人,和自己一同去到雲南,在雲南幹出一番事業,待到日後蔡鍔將軍回來雲南的時候,能夠讓他滿意,同時滿意自己沒有所托非人,而後也是為了給國家一份答卷,雲南的安定關乎了邊疆要政,所以馬虎不得,自己雖然在雲南有一定的威望的,但是說起來,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和雲南的軍官,官員們共事過了,所以沒有什麼契合度,如果需要磨合的話,是非常浪費時間的,不利於處理雲南的事務,所以自己帶去一些人,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處理雲南的問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也會隻能是王伯群被說服的理由就是,唐繼堯說,如果王伯群能夠跟隨他同時在幫助他挑選一些幹才一同去到雲南的話,那麼貴州都督的位置也就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