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個天橋賣藝的恐怕也不會犯這種方向性的錯誤不是嗎?但是無論如何,屍體的身份辨別出來之後,那麼其他的問題也就算不得問題了。
楊度如此對我不單單因為我們兩個之前的情誼,也是因為實際上楊度在政、治上沒有一個實際的軍事靠山,而袁克定的想法與目的其實與他差不多,隻不過就是對於袁克定來說,我還有臉另外一個作用。
那就是“屏風”,之所以我會是“屏風”,這個不需要說的很清楚,相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言歸正傳,雷振春這個家夥,這個實打實的魔鬼,他進來的做法實在是很多都叫人無法理解。
而且他的一些行為方式上,也是叫人無法接受的,楊度對我說過這樣的幾件事,其一就是這一次的“殺戮潮”剛剛開始的時候,那個時候陸建章剛回湖北還沒有做出什麼太大的動靜,無非就是調動一些軍警對於街麵上的一些人一些事進行彈壓罷了。
而江朝宗即便是到現在也沒有弄出過什麼太大的動靜,可是這個雷振春,當他接受了軍憲處之後的第一天,就弄出了一個校閱場砍頭的事來。事情是這樣的,雷振春接受了這個軍憲處之後。
他上台之後的第一條命令就是調集軍憲處的特別衛隊,在他親自的率領之下,直撲京畿駐軍的駐防大營,而後也不容分說的,直接抓人,不過他抓的都不是一些重要的人物,短短一天時間被他抓去的就有三十餘人。
可是這三十餘人中,軍銜最高的不過才是上尉,職務也不過就是副連長罷了;正常來講,即便是雷震出這樣的特殊部門抓人的話,那麼至少也需要拿出一定的額證據亦或是憑證,但是據說雷振春抓人的那一天,就是那麼空這手直接抓人的。
再有就是抓到人之後,無論如何都應該審理一番吧?可是人家雷振春卻沒有,審都沒審,就那麼直接的從駐軍大營出來之後,直接帶到了校閱場,而後在一陣陣的喊冤、叫罵聲中,將這三十餘人通通斬首了。
對與雷振春的這一做法,無論朝野都是議論紛紛,大致能夠分為三個派係,其一的支持派,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袁世凱的直係部下以及一些趨炎附勢的家夥,他們認為雷振春這樣的做法,是借用了兵法中的“兵貴神速”這一條。
還說其實在這之前,雷振春就早已拿到了這三十餘人的證據,而後才會在他上位的第一天就使用這種雷霆手段。第二派那,則是持反對意見的,也可以稱其為反對派,反對派的人大部分都是段祺瑞等人的直係部下。
他們認為雷振春這樣的做法就是草菅人命,而起還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無賴舉動,因為被殺的這三十餘人中,其中有部分都是他們曾經的部下或者是學生,所以他們會持有這樣的態度也不足為奇,更加上他們此時與袁世凱的微妙關係,就能容易解釋通了。
而第三派則是由類似於蔣百裏、楊度以及和我同樣的暫時閑置的將校組成的一排,可以稱之為觀望派吧暫時,此一派持有的意見,至少在我看來是相對公平的,因為這一派普遍認為。
雷振春這樣的做法其實與他到底有沒有證據或者是是不是草菅人命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雷振春之所以會這麼做為非就是為了兩個字——“立威”。僅此而已。說起來雷振春雖然是內閣將領,但是他沒有兵權,而且曾同時依靠袁世凱、段祺瑞兩派。
所以大多內閣以及將校是看不起他的,而且他在軍中也是沒有威望的,他根本沒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且不受其他人重視的情況下,那麼他想要樹立自己的威信的第一步是什麼?那麼自然就是“立威”了,而此時此刻,現在的情境下,最好且最直觀的方式,就是殺人。除此之外其他的任何方式都沒有這一招來的快,效果明顯。
不過雖然如此,這樣的個做法有效是有效,但是卻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非常容易得罪人而且容易失去軍心、人心,在很多時候,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最後落得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下場。
不過很顯然的,雷振春此時並不在意這些,估計他想在最需要的就是樹立自己的威望、威信,以便於日後行動。
如果說上麵的例子隻不過就是雷振春的一種必要做法還不能夠將其稱之為魔王的話,那麼下麵要講的這個事情,相比就能夠讓他坐實了魔王的這個稱號。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也不過就是前十幾天罷了。
或許他還不會在意,但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或者是他計劃之外的事情,已然成了現實。我知道其實袁世凱當初調唐繼堯來督署雲南其實第一是做戲給我看,因為唐繼堯與我的關係不同。
而且其在滇軍中也有一定的聲譽威望,所以袁世凱才會調他過來的,這樣不但能夠有效的安撫雲南的部隊,同時也是向我表示,他並沒有派遣自己的親信去署理雲南,也就表示他並不是想要吞掉雲南這個地方,從而能夠讓我放心的來到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