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列戰【七】(3 / 3)

可能有人會說我當年重九起義的時候,為什麼勝券在握的時候還要將那個半死不活的老頭子恭送出雲南那?難道這就不是我仁慈、仗義的表現嗎?我之前從未回答過,但是現在我可以回答大家。

我想要正式的說,我非常嚴謹且保證我說的是實話,我要說的是,我當年的做法並非是我的仁慈與仗義,而是在哪個情況下我必須這樣做,無從選擇,畢竟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話,那麼你必要在外人麵前塑造自己的形象。

而且說到底,那個老家夥就是一個半截子入土的廢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你又何必不順水推舟抬抬手,放他一條生路的同時,也給自己攢下一些名聲,而且你的做法在其他人眼裏看來,對你的印象與態度也會發生改變的。

畢竟一個仁慈、仗義的人,還是能夠得到更多人擁戴的,其實想要占領亦或者是在一方為政的話,那麼你就必須在當地的百姓麵前爭取到他們對你的好感與信賴,那麼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你的名聲了。

然而維係你個人實力的是軍隊,征服軍隊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收拾掉他們的任何顧慮讓他們看清楚了你的軍事才能,還有對待士兵的態度這就足夠了。其實很多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就比如我當年送走了那個老家夥以後,果不其然的,本來那些因為我們在城內激戰而損失了財務的百姓對我們有所不好的態度也都因為我那場聲勢浩大的送別而改變了,雖然說百姓們喜歡這樣的變革。

但是前提條件必然是在不損害他們自身利益的時候,當然了者不排除其中有眼界極高的人,但是大部分百姓還都處於荒蠻未開的地步,所以與其說他們支持的是政、治,是新世界,道不如果說他們支持的其實是自己的財務可以變得越來越多。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絕不是一個庸俗的事情。還記得那個時候,我送走那個老家夥的時候,那一場送別會的聲勢極其浩大,我不但派遣了雲南地區剛剛組建成的軍樂團,還親自調度軍隊。

擺成送別的陣型,鳴槍放炮,而且我還親自給老頭子牽馬墜鐙,我放下了自己作為勝利者的一切姿態,我就是要在百姓的麵前,讓他們看到我蔡鍔到底是一個什麼人,這絕不是我的城府。

那麼還是人的習慣,那就是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親近的人的話,或者說,與自己同鄉人的話,更能令人信服,如此一來的話,不多說,僅僅是在雲南及其他一些地方,我蔡鍔的名聲就基本上不會變壞。

而同樣的因為政、治的關係,當你需要抓到更多的權利的話,那麼讓上麵欣賞你這是必須要的,即便是你是一個不爭名奪利隻想要為百姓多辦事的人,那麼你同樣的還是需要權利的,畢竟隻有權利越多,越大,你才能為更多的人辦更多的事。

如此一來的話,那麼也就可以武斷的說,想要往上爬除了能力之外,你必須要做的就是讓上峰欣賞你,不然的話,尤其是在這個年代下,即便是你的才能再出眾,可是沒有上峰的提攜,想要自己打出一片天下想要青雲直上的話。

接著說,軍人就是要彰顯自己的軍事才能,然後,比如說我吧,因為我除了軍事才能外,還是存在這一些不滿與自己的想法的,可是這樣的想法與不滿是容易招來災禍的又該怎麼辦那?

非常簡單,顧左右而言他,借助別人的口說出你的事的同時,反之利用聽聞者的權利來打擊說出你想法的這個人,當然了雖然看起來比較繞口,但是這並不難,因為想要敵對你的人。

必然會想方設法的打壓你,那麼也就是說,即便是你不給他一個空隙,使得他可以“抓到你的把柄”的話,他也會想方設法的陷害你,那麼這樣的人一旦有了你的把柄,會怎麼做那麼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就是要借這種人的口,說出你的事,然後你反而利用自己的長處,使得上麵的掌權者因為他的話,反而去收拾了他本人,這樣一來你的想法不管真假掌權者知道了,其實這麼說吧,就是一句廢話,在掌權者眼裏也是需要推敲再三的。

更何況你的想法是存在一定意義的那?這就等於是借別人的嘴,用別人的方式轉達了你的意思,那麼你的第一目的就達到了,然後,再利用自己的長處,使得掌權者因為他的“誣蔑”而處置了他的話。

你的第二目的就達到了。其實到了我這個位置的話,處理掉對手未必就是要他的性命,更不是什麼讓他神秘消失,那都是莽夫的行為,也是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