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重九之後,他真正的開始跟隨蔡鍔之後,逐漸的他對於蔡鍔的母親就產生了一種依賴感,這是另外一種崇敬,是一種神聖的關係,當然了,也是他對於蔡鍔的忠心耿耿,使得眼前的這位老人,曾多次提及過要把他收為自己的義子。
但是陳敏麟卻是每每都會決絕,他的理由很簡單,他自己有自己的母親,所以肯定就不能再一次認其他人作為自己的母親了,其二也是因為他與蔡鍔是上下級的關係,既然是如此的話,那麼最好不要有什麼親屬的關係。
哪怕是這樣的義子幹親也不行,他要保持好自己的位置,也隻有這樣他才能更好的保護蔡鍔為其做更多的事情。至於他為什麼會這樣想,或者是他這樣的想法到底是從何來的,這都不重要了。
他既然表明了自己對蔡鍔的忠心的同時,也表示出了自己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就足夠了,或許這就是他的一種智慧吧,但是這樣的智慧,是非常受人喜歡的。至少,蔡鍔還有他的家人都非常的喜歡這個副官。
這也是為什麼蔡鍔進京之後,把一切的事情都樂意交給他打理的緣故,其實不單單是因為蔡鍔進京之後身邊就沒有什麼能用的人了,這是不完全的,畢竟蔡鍔那樣的人,其實無論是走到哪,都還是能夠找到給自己的辦事的人的。
而他不單單沒有在北平重新尋找給自己的辦事的人,反而還將幾乎說喲肚餓大事小情都交給陳敏麟去辦,這其中自然是與他的這種智慧是分不開的。
陳敏麟回老夫人的話,道:“將軍在北平一切都好,老夫人、夫人不必太過牽掛,有我在,將軍不會有什麼事的,而且現在北平的水渾的很,但是這樣正好,讓那些人沒有精力來和將軍周旋。”
說著,蕙英的臉上竟然出現了憧憬的笑意,或許這一段時間裏,陪伴她度日的也就隻有那些回憶了;陳敏麟見她這般模樣,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雖然他還有很多話想要告訴蕙英,但是沒有辦法,他實在是不忍心就此打斷她的幸福。
沒有過多的話語,陳敏麟決定剩下的那些話,就留到他下一次來的時候吧,畢竟回到了雲南,他自然是少不了要多來幾趟官邸來看一看夫人和老夫人了。
陳敏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直接告辭了,離開官邸的瞬間,他深吸了一口氣,仿佛一塊壓在心口上的大石頭不見了一樣,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麼在壓住他,不過看他的樣子,這已經不重要了……
家人,就是支柱,無論是什麼人,無論多成功,或者是多不得意,隻要他還有家人的支持,那麼就一定不會倒下。因為家人給你的除了愛之外,更多的還是一種精神上的堅持,那是無可替代的情感。
離開了將軍府邸,陳敏麟也就從他人的幸福中走了出來,這一次,他沒有選擇乘車,而是直接從官邸裏麵牽了一匹快馬,飛身上馬之後,毫不猶豫的向著自己的家疾馳而去!歸心似箭吧。
也許他也太過於期待與自己家人見麵時的場景了,也許是他的情感的爆發吧,總而言之,他現在滿腦子就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回家!
陸建章在湖北以此為中心點,進而以漣漪波紋狀,向鄰近各省地區展開血腥的殺戮與鎮壓。如果說陸建章屠殺是一些與袁世凱政、見不和的政、客、軍官的話,我也沒有必要說這麼多了。
反而是被他所屠殺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無辜的百姓,以及工人、學生。其實說起來這些事按道理講雖然道德上是陸建章做的欠妥,但是從責任上來說,其實陸建章做的也沒有什麼錯。
有這樣的一個詞,叫“莠言亂政”,說的就是朝野上的一些人在不了解真實情況的前提下,或是與之不相幹的情況下,對於時時政務大放厥詞,或者是隨意抨擊、批判,當眾或是私下裏辨明對錯是非。
當然了,這些其實也沒有大的問題,關鍵在於他們“辨明是非”之後,竟然還要再一次把自己的觀點,那些不明所以,對錯不知的觀點以及看法,散播到市井當中去。這也就成了陸建章屠殺他們的唯一也是最有力的理由了。
其實問題的看待是存在多麵性的,換一種角度來說的話,即便是這些不相幹的人他們討論也好,或者是散播自己的看法也好,實際意義上其實都隻不過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生活、生存罷了。
而且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他們的討論、散播也能在一定層次一定程度上推進國家的發展以及曆史的進程;但是怎麼說那,這就是角度不同與所處位置不同的問題吧,他們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常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