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大結局【終】(3 / 3)

而且雖然介於現在的形式,北洋政府允許各地都督,以個人的名義,亦或是某一省的名義,貸款,自行購置軍械武器來武裝軍隊,但是這是有明文規定的,那就是各省督軍在以個人名義亦或是各省名義購置武器裝備的話,那麼必須要向北洋軍械局以及陸軍部事先提交申請。

而後經由陸軍部、北洋軍械局以及總統府三門審核,通過批準之後,才可以自行裝備部隊。當然了,雖然是這麼規定的,但是能夠按照規定做的,就少之又少了。規定是規定,做不做,就又是一碼事了。

顯而易見的,陳宦的這一批糧草、武器,肯定是沒有得到批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們選擇運送武器的路線,要是得到了政,府許可的話,那麼他們大可以走大路直接進入四川,沒有必要鋌而走險,要從這三江並流之地借道了。

要是蔡鍔在雲南的話,可能朱德還未必會如此,可現在是唐繼堯督率雲南諸部,而唐繼堯本人,與這個陳宦,也是因為一些原因,而相互不搭理,而且有的時候,特別的一些場合上,唐繼堯,還可以當麵“羞辱”陳宦,以此為樂。

不是說陳宦是一個多麼罪大惡極的人,而是因為政、見,帶兵理念上的不同,為其一,其二就是陳宦這個人自己的一些個人原因。其三更是因為唐繼堯當年未發跡時,曾經受到過陳宦的羞辱。

而朱德這麼做,也不能說就是為了唐繼堯,因為要是真的出於唐繼堯的話,那麼他可以先請下軍令之後,再帶兵伏擊於此。所以由此可見,朱德與唐繼堯之間的關係。

這是滇軍內部的派係問題,當然了,朱德並不歸屬於任何一個派係,可以說,他是獨成一派的。

要說唐繼堯與蔡鍔兩個人,一個是為己先,為公後,一個是為公先,為己後的話,那麼朱德,則是為公先,為公後了。

他的所有的做法,無論對與錯,亦或是在別人眼裏,怎麼看,嘴裏怎麼說,他都全然不在乎,而且,即便是他在乎的話又能怎麼樣那?更何況,說到底,他雖然是出於公理大義,一切的做法都是為了國家的進步。

可是還是要承認,他一些時候的做法,可能是存在一些問題的,當然了,這並不是說他有過什麼過錯,隻是非要冠以一個名詞的話,那就以“不是最恰當”這五個字來詮釋吧。

朱德的理念,其實雖然他並未真正的透露過,但是在於其交流中不經意透露出的一二,還是可以看得出,他本人的雄才大略的。如果說蔡鍔是以雲南為根基,打算進步全國;唐繼堯是以貴州為根基進步全國的話,那麼朱德的戰略理念就是已全國為格局,為根基,繼而收整全國!

與其說朱德現在沒有一個很高的官,位是因為他從不討好甚至是有些時候還會令長官“討厭”的話,那麼莫不如說是因為他的資曆暫時還不足以讓上麵,能夠名正言順的讓他手握“重兵”。

天色漸晚,三江並流的河道,還是一如往常那樣,雖然湍急卻也給人另一種急促中的安穩。

時間流逝,雖然士兵們沒有多說什麼,也沒有一絲的牢騷,可是朱德知道,兩天一夜水米不進,對人的精神意誌是一個多麼嚴苛的考驗,而這也從側麵說明了朱德手下這個特別行動團的戰鬥素養到底有多高。

雖然朱德下命令時的語氣很平淡,可是他眼中的“火焰”卻已然好像跳動出來,雖然是在黑夜,可是傳令兵依舊確信自己剛剛真的就是看到了團長眼中的“火焰”,而且那火焰不但充斥滿了光和熱,而且還有著堅毅與鼓舞!

見傳令兵以來開,朱德不由得再一次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而後通過望遠鏡,看著遠處那一列螢火一般光點,不由的笑了,笑的很真誠,卻也很決然。

大概過了二十分鍾左右吧,那一列螢火正一如剛剛那樣行進的時候,突然,在螢火的左前方的位置,一道赤紅的火焰,衝天而起,而後隨著一聲爆炸,頓時三江並流之地,槍炮之聲驟起。

而且還不時的伴隨著一道道衝天的火焰。

戰鬥打響了!

朱德看著望遠鏡中的畫麵,看著衝天的火焰,不由的雙眉結在了一起,正要說些什麼的時候,突然,他看到在那一列螢火的後方,竟然也出現了與之前赤紅火焰一般的火光,而與此同時,他清楚地看到,在他布置伏擊部隊的一處山腰上,迸濺起了爆炸的火花!

戰鬥終於結束了,因為袁世凱死了,我不知道他是因何而去,但是我知道世界已經開始改變了,可看著勝利的喜悅,可是我卻笑不出來,因為我將何去何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