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共和國的各種神劇裏,被逼迫無奈的國軍將士會綁上一身的手榴彈,鑽到日寇坦克下麵拉響,“轟”的一聲坦克就趴了窩。畫麵既讓人感歎勇士的壯烈又讓人無比的解氣,幾乎是每個導演都要用到的故事情節。
無論是在城池還是在山野平原,隻要是坦克能開得到的地方,都會見到國軍英勇的身影。
當然,這倒也不是憑空杜撰,相反,這樣的例子並不少,無論是淞滬大戰還是台兒莊血戰,都有國軍將士奮不顧身和敵坦克同歸於盡的影子,關於這些,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在戰役記錄裏都是詳細記載了的,是時間長河也抹不去的壯烈。
可是,這種壯烈,又隱藏著多少心酸和無奈啊!國家工業、經濟全麵落後,導致戰士們需要用血肉之軀去和敵人的鋼鐵之器去抗衡,這是所有人都該謹記的。未來之中國,必定不能再走這樣的老路。
而且,如果你要是覺得,把手榴彈往身上一綁,就往坦克下麵一鑽是件很容易的事兒的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裝甲兵成立之初,視角的短板就注定了早期的裝甲兵在作戰時不能獨立完成攻擊陣地地任務,裝甲部隊必須得有步兵保護,沒有步兵保護的坦克也好,裝甲車也罷,隻要被敵軍的步兵進入坦克的射擊死角,那就是這些鋼鐵怪獸的末日。
步兵給裝甲部隊提供保護的同時,裝甲部隊強悍的攻擊力和防禦力也給了步兵強有力的支持。
在這方麵走在最前麵的德國人在196年前組建的裝甲師的編製是(以195年建立的第二裝甲師為例):兩個裝甲團、兩個步兵射擊兵營(步兵)、一個摩托化射擊兵營(摩托化步兵)、兩個炮兵大隊、一個偵察連,以及反裝甲、工兵和通訊大隊。
正是以這種各軍種組合式的裝甲師,德國人在二戰初期,以摧枯拉朽般的態勢殲滅了對手一個又一個的步兵師,其兵鋒之盛,無人能擋,北方那頭巨熊引以為傲的700萬紅色部隊,在半年的時間之內就損失殆盡。
而日本人,雖然對機械化作戰的水平相對於德國人來還停留在幼稚園的水平,但他們也至少懂得用步兵來保護坦克周邊的安全。
所有想欺近坦克二十米範圍內的敵軍,都是他們的重點打擊對象。
在這樣的戰場上,就算是想當英雄,也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隨著渡邊勝治指揮的坦克距離戰壕越來越近,偽軍步兵已經蠢蠢欲動準備衝鋒躍入戰壕,躲藏在戰壕裏的敢死班勇士們也忍不住了。
如果被偽軍率先衝入戰壕,他們最大的可能是被亂槍打死在壕溝裏,而不是在死前還能拉一輛坦克當墊背的,炸不毀坦克,不僅後麵的弟兄們要死,團副承諾的每人100大洋的撫恤也沒了。
分布於戰壕的十二名士兵,紛紛各出奇招,有的是瞄準了坦克前進的方向,在戰壕裏找了個角落裝死,一大捆集束手榴彈就被壓在身下,等塔克越過戰壕柔嫩的腹部露出的那一刻,就是他拉響手榴彈拉環的一刻。
這樣徹底抱著決死念頭的士兵自然會成功,沒人在戰場上有功夫去檢查一具“屍體”的真假,隻要坦克從他周圍五米通過,就沒人能阻止他和坦克同歸於盡,十幾顆150克炸藥裝的手榴彈同時爆炸的威力可不比一顆山炮炮彈的威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