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不得不去的理由(2 / 2)

至於,整個戰爭的勝利與否,那早已經是注定的,劉浪一點兒也不擔心。曆史可怕的車輪,會把發動戰爭的元凶碾壓至粉碎,犯下累累罪行的那些人,都會被吊死絞刑架上。

從來到這個時代,劉浪就不是什麼大人物,他隻是人物的代表,為了人物們的生存,在這個時代苦苦掙紮。既然日本鬼子不讓大家夥兒活命了,那就一起去死吧!

在柳川平助做出這個戰術計劃的那個時刻,劉浪率領著獨立團數千人正在還沒有潰兵的公路上向鬆江狂奔,他是來赴死亡之約的,哪怕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過是隻撲向火堆的飛蛾。

可是,當飛蛾多到一定的地步,熊熊燃燒的篝火,也是會撲滅的吧!位於無錫的第67軍一樣有萬隻飛蛾在路上向著鬆江這個大火堆疾奔。

當然,究竟是火堆將飛蛾當成燃料,還是飛蛾用屍體堆滅了火堆,這是中日雙方誰都無法預料的。對戰的雙方都已經翻出各自的底牌,日軍的底牌目前明顯占優罷了。

柳川平助的戰術計劃對於淞滬中國軍隊極為致命,也為他在曾經時空中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但若他是軍事大家,那卻也未必。

別他一個區區陸軍中將,就是放眼整個日本,能堪稱軍事大家的,有嗎?

在二戰中,日軍是公認的“戰術一流,戰略末流”。197年7月,一廂情願地以為挑起“盧溝橋事變”,中國還會像以前那樣忍辱退讓,殊不知“西安事變”之後的中國,堅決抗日已經成了全中國上下公認的主流看法,在全中國洶湧的抗日情緒下,“盧溝橋事變”怎麼還可能像過去那樣收場呢?而在華北的衝突全麵擴大後,本來日軍的戰略方向是由北向南,這樣一馬平川而且由高到低的地形能更好發揮日軍的機械化優勢,但是隨著“八一三事變”爆發,作戰的重心又轉向了華東,戰略進攻的方向改為沿長江由東向西,這一帶連綿起伏的丘陵和縱橫交錯的水網,大大限製了日軍的機械化優勢,從而陷入了持久戰爭的泥潭。可以,日軍從一開始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大戰略,完全是腳踩西瓜皮——踩到哪裏滑到哪裏,甚至是被中國的戰略牽著鼻子走。

如果非要從癩蛤蟆堆裏麵挑隻青蛙出來給日本人臉上貼貼金的話,那勉強還算是有一個,那位咋玩兒的還有點兒花。

實際上,當時日軍高層存在兩種意見分歧:一種主張利用“盧溝橋事變”和“八一三事變”,全麵擴大侵華戰爭,徹底征服中國;另一種意見則是認為日本真正的敵人是蘇聯和美國,所以不應該在中國擴大戰爭規模,浪費寶貴的戰爭資源,而是盡可能就地解決,積蓄國力將來和蘇聯美國開戰。

當時前一種意見無疑是日軍中的主流,大多數日軍高層將領如陸軍大臣杉山元、陸軍次長梅津美治郎、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參謀次長多田駿等人都是持這一看法的,而後一種意見隻有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石原莞爾等少數人堅持。

石原莞爾是策劃“九一八事變”的元凶,但他卻是非常熟悉國際形勢的務實派,而且是日軍中極少數具有戰略頭腦的人。他就認為日本應該全力開發“滿洲”,盡量消化吸收“滿洲”的資源,提升日本的綜合國力。所以他對挑起盧溝橋事變和淞滬事變都是反對的,更不同意擴大與中國的戰爭,他主張將華北的部隊都撤到山海關內外,再由近衛首相和中國舉行談判來解決爭議問題。應該石原莞爾的建議非常陰險,如此一來,中國要想收回東北就將遙遙無期。但是他的意見並沒有被接納,所以當日軍不斷向華北和上海增兵,戰爭的規模逐漸擴大後,他認為日軍的高層領導缺乏戰略遠見,這是將日本推向危險的深淵,因此於9月憤然辭職。

無疑,這個蛤蟆堆裏難得的“青蛙”還是很清醒的,事後中日戰爭的走向也和他想象的差不多,日本在中國投入了近00萬精銳陸軍,整場戰爭持續了八年,戰死4萬人,耗費了難以想象的巨量物資,就算沒有美國牛仔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本人的完勝,日本也會在中國被一點點吸幹。在戰爭的後期,別中國占領區的日軍的牛肉罐頭變成了雜魚罐頭,日本本土狂熱的國民們其實早已經快吃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