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不折騰家人:做個親和的人(4)(1 / 2)

但是,人這一生是永遠都需要關心、關愛,永遠都不嫌多。在這個過程中,語言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個人“愛的需要”被滿足是多方麵的。不要讓家人隻是用“猜想”知道你的關愛,而是要讓他們時時感受到你的心意,這就要靠你自己用嘴巴告訴對方。愛,就要打開你的心門,讓它自由地流淌,讓對方看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

不要以為向親人示愛隻是單純地使他們獲得快樂,你也會從中得到巨大的精神愉悅。鼓起勇氣對家人敞開心扉說出你的愛與關懷,這不是件很難的事。

■不要把工作煩惱帶回家

不管在你的心中“家”是如何定義的,有一點是肯定的:家,應該是我們累了想休息的地方。既然是休息的地方,就不要再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了。在家裏,你不再是什麼設計師、總經理、程序員,你隻是普通的家庭一員,一位丈夫或是父親,妻子或是母親……工作中的角色在辦公室裏才會得到更好的詮釋,在家裏,不需要。

1.不要“身在家中心在公司”

一個廟裏的方丈養了一隻狗,起了名字叫“放下”。別人很納悶,就問他:“為什麼起這麼個名字?”方丈說:“我是提醒自己放下。”

上班的時候把工作安排好,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放下,放下所有不該想的東西。回到家了,就把工作放下吧,讓你的大腦休息一下。

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這兩個概念是絕不能混在一起的。如果你總是把它們混在一起,那麼結果隻能是工作沒有效果,同時身心皆疲憊。現代社會,適應快速發展的科技步伐的同時,建議你把工作和休息分開,把回家作為這一分界點,千萬不要身軀在家裏,大腦還在辦公室。

不知道你認為工作狂是個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抑或你自己就是一名工作狂?那些一心全是工作,總在不停地工作的人——他們對自己的私生活的滿意度比普通人低3倍。

除了睡覺,我們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情就是工作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努力工作就會有回報。可是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對婚姻也必須付出相當多的努力。在下班之後,一定不能再讓工作占據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或許這是一個永遠被追逐的時代,隻有加倍努力才能在被追逐中跑得更快。身在職場的我們,有個心照不宣的規則,你的職位越高,你的應酬就越多,透支越多,想要停下來就變得更難。無論是老板還是你自己,或許都覺得已經無法把工作和生活全然分開。即使不把工作帶回家,腦子裏都可能琢磨著即將要進行的某個項目。這種對工作永無休止的思考,往往對導致對家人心不在焉,這對家庭關係是致命的。

或許你會抱怨,自己根本沒辦法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工作時間以外,各種各樣的應酬仍然擠滿了你的時間表。想想看,你每天留給工作的時間是多少,留給家人的時間又是多少?本來能夠陪家人的時間就不多,何不嚐試著在工作與生活間劃出一道明晰界限呢?留一點空間給私人生活吧。不要把工作帶回家做,也不要把大腦遺忘在辦公室。

2.進門前,脫下煩惱

美國一個農場的主人,雇用了一個技工師傅來安裝農舍的水管。技工的運氣似乎不佳。開工的頭一天,先是因為車子的輪胎爆裂,耽誤了一個小時。再就是電鑽壞了。最後呢,連他開來的那輛載重一噸的老爺車也拋錨了。他收工後,無法回家。雇主隻好開車把他送回家去。

到了家門前,技工邀請雇主進去坐坐。在門口,這位滿臉晦氣的技工沒有馬上進去。隻見他閉目養神了一陣子,再伸出雙手,撫摸著門旁一棵小樹的枝椏。待到門打開,技工一下子好像換了個麵孔,笑逐顏開,和兩個孩子緊緊擁抱,再給迎上來的妻子一個深情的吻。

在家裏,技工喜氣洋洋地招待這位雇主新朋友。

雇主離開時,技工陪他向車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問:“剛才你在門口做的動作,有什麼用意嗎?”

技工爽快地回答:“有,這是我的‘煩惱樹’。我到外頭工作,磕磕碰碰、倒黴的事,總是有的。可是煩惱不能帶進門,這裏頭有太太和孩子嘛。我就把煩惱暫時掛在樹上,托老天爺看著,明天出門時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小樹前麵時,‘煩惱’大半都已不見了。”

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一個充滿著天倫之樂、團結和睦的氣氛的家庭,會使每個家庭成員精神愉快。破壞家庭和諧氣氛的往往是某個家庭成員有意無意地把家庭之外所引起的煩惱帶回家所致。有些人在外麵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回到家發泄。不是說話不中聽,就是不搭理人,或是動不動就發脾氣,這必然使地全家都跟他一起情緒惡劣。

我們每天在社會上打滾,為生活奔波勞碌,偶爾會遇上一些倒黴或不如意的事。或被雇主責罵兩句,或與同事產生摩擦,因而心生煩惱。生活中遇上的許多煩惱,其實都是與人的心情或情緒有關的,因而是有時間性的。待心情平伏下來以後,煩惱可能就消失了。我們不妨學學這位技工的方法,把煩惱暫時放在門外,不把它帶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