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是推薦自己最好、最靠譜的營銷高手
寫這本書,不隻是想介紹給大家訓練自己演講表達的技巧,更希望有誌更上一層樓成為專業講者的讀者們,能有一些可依循的方法,將自己打造成為其他人願意“付費聽講”的專業講師。這些方法,都是我親身經曆過的方法,也被證明了絕對有效,隻要照做,一定能在短期內看到成績。
首先,你照著這本書訓練自己的口才時,最好能找到自己的專業或非常有興趣的領域,開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練習,使自己能具備進行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演講的能力。例如,我一開始的演講主題——搭訕,就是一個能立刻吸引媒體和聽眾注意力的主題。
另外,台灣有位女孩唐宏安,立誌要成為“打敗賭場的人”,於是出國拜師,學會算牌的方法。學成之後,在澳門的賭場大贏莊家,然後被賭場管理員請進別室,拍照存證,成為澳門賭場“不歡迎的客人”,再也不能踏進澳門賭場半步。賭場的錢雖然賺不到了,但她將這個經曆放到網上,立刻引來媒體的關注,之後也順利出書,並且受邀上電視和去各地演講,而她的寫作和演講主題,也跨及旅遊和兩性,擴大了自己的市場。這又是一個專注於某一領域,做出成績後,成為知名講者的例子。
專注一個領域並付出努力,最後做出點成績之後,想到各地去演講,你需要做的,就是毛遂自薦了。
毛遂自薦也是有方法的。如果你在沒有出書、沒有名氣、專業領域不夠特別的情形下,立馬打電話給華為、中石化、富士康電腦、廣達電腦、聯華電子等公司的教育訓練部門,當然很容易被拒絕。連像我這種出過書、上過一些媒體的作家,使用這種方式都容易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更何況是毫無名氣與背景的各位呢?
因此,一開始的時候,最好先“挑軟柿子捏”,從最不會被拒絕的團體或機關下手。你可以打電話回自己的母校,如果你是高中生,就打電話回自己的初中或小學,找校長或辦公室的主任,介紹你自己是該學校畢業的學生,想回母校和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進入名校或考上重點學校的心路曆程。通常麵對這種自己送上門的校友,母校大都會欣喜若狂、欣然接受,因為你有著“自己人”的優勢。大學生則可以打電話回你的高中母校。已經就業的職場新鮮人,更可以回去母校,表明可以分享“大學生進入職場前的準備”這樣的話題,母校大多都會熱烈歡迎。
通常受邀回去演講,講師費和車馬費應該是少不了的,不過,像我們這種毛遂自薦回去母校演講的人,還可以主動提出不要講師費,純粹分享這樣的提議,更能打動師長們的心,盡力促成第一次的演講。
有了這第一次演講的經驗,之後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你一定要把第一次演講的PPT、活動照片以及學生們的反饋,都整理成一份精美的資料,然後如法炮製,再打電話給同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其他學校,告訴他們,你已經在某某學校演講過。其他學校一看你已經在某某學校演講過了,也不會管你那次到底講得怎麼樣(他們很少會去查證),然後就很高興有你這麼一位自己送上門來的講者。
這樣的方式看似天方夜譚,但其實都是可行的。每一個學校或公司,每年一定會有不下一到三次的演講需求,他們雖然想找類似任正非、馬雲、王石、嚴長壽、王偉忠、王文華、沈春華之類的大咖,但那些大咖們不見得有時間,也未必看得上這些小單位提供的車馬費。你的毛遂自薦,正好迎合了他們求才若渴、沒魚蝦也好的狀況,因此很容易成功。我自己有許多的演講,都是靠這種方式“撈”來的。
前文提過,某次我應邀上知名主持人王文華大哥的節目,結束後為了再感謝他一次於是試著在網上搜尋,看看是否能找到他的博客,好去信給他再次表達感謝之意。沒想到王大哥沒有自己的博客,隻有時報出版社幫他架設的一個與讀者互動的平台,上麵有王大哥的新書出版動態,以及留言板功能。
我一看,似乎隻有在留言板上留言,才是唯一能和王大哥聯係的方法,於是在留言板上留下了一段感謝的文字。我留完言以後,赫然發現,怎麼有這麼多公司行號、學校單位以及機關團體,在上麵留言想要邀請王大哥去演講?我不是正想要毛遂自薦,到不同的單位去演講嗎?於是我靈機一動,“誰找王文華,我就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