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邑的家鄉在X市,是個南方小鎮。不是什麼省會城市,但也不算經濟發展太過落後。高中時的夢想,就是去祖國的北方看看。體驗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場景。遺憾的是,高考不盡如人意,在能選擇的學校範圍內,她隻能將自己的活動範圍在北緯上擴展5度。最終來到了武漢。
說起來,武漢與自己也算有緣。先後有兩個堂哥在武漢上過大學。隻可惜他們前腳剛離開,後腳粟邑就來報道了。三人也沒法小聚一下。
開學那天,東西多,家裏商量後決定開車去。清晨起了個大早,簡單收拾就出發了。坐在車上,因為早起,粟邑的腦袋還是暈沉沉的。看著窗外的景色飛速閃過,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真的要離開家了呢。自己從小到大渴盼了那麼久的事情,就在今天,好像真的就要實現了。可為什麼自己有種不真實感呢……不舍嗎?應該不是。一直以來自己在家的時候也經常是一個人。擔心嗎?除了不會做飯,討厭洗衣服,其他的自理能力都還不錯。再說學校有食堂,吃飯的事根本不用操心。那是因為什麼呢……在不停地探究過程中粟邑又昏昏睡去。
後來是被路上的噪音吵醒的。一睜眼,發現車子已處於馬路的中間,動彈不得。前前後後到處都是車輛。不時還有車子想插隊到別的車列,但都被轟鳴般的喇叭聲嚇退了。爸爸在一旁感歎:“武漢的交通,真是可以啊。”
“武漢,又名江城,有九省通衢之稱。在中部地區稱得上發達城市。市政府為了進一步發展武漢經濟,近幾年一直在開展施工。道路項目尤其突出。”哥哥在得知我要去武漢上學時是這樣給我介紹的:“你大哥來這上學時,洪山區就一直在修路。然後我來了,還在繼續。現在我倆都要離開了,還是沒修好╮(╯_╰)╭。粟邑,看你的了。這項偉大的工程能不能在你的學生時代終結。”
當時我的內心活動是這樣的:修路而已,至於麼。難道比抗戰還難?現在看來,果然是我太年輕了。
等到終於開到學校報名的地方,已經接近1點。廣場被帳篷層層包圍,不時有家長和學生從身旁走過。找到自己學院的帳篷,繳費,領材料,教學樓跑了好幾個來回,期間甚至還需要在地下室交保險費。一趟下來,人累的不行。隻期待著學校往後能少些程序化的步驟,把學生工作精簡化。
算起來,在眾多報名的學子中,粟邑的行李不算少的。再加上父母一起陪同,大包小包一起拎。在人群中顯得有些紮眼。粟邑並沒打算帶這麼多,可媽媽的傳統觀念太濃厚了。總希望麵麵俱到,大到涼席,小到刷牙的杯子都給準備好了。胳膊擰不過大腿,隻能一股腦全帶上。現在拖著這麼多行李,走在去公寓的路上,真心想給自己帶上麵罩。偏偏媽媽還總在一旁東看看西問問,真是好、不、熱、鬧。
因為大學是由幾所學校合並而成,校區過於分散,粟邑所在的外國語學院被安排住在校外公寓。也就是學校在外麵租了一塊地安置學生,請物業代為管理。公寓內樓棟以字母命名,粟邑住在F棟,同學間笑稱為“公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