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2)

這是宿舍第一次嚴格意義上的爭吵,連吵架的理由都很充分。雖然陷入了冷戰,但在最後打掃的時候,馬昕也妥協加入了進來。過程很尷尬,結果很奇妙。事後班長通知,寢室竟然入圍了優秀的名單,真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為什麼起爭執的時候,自己是站在趙媚,沈晴這邊的呢?事後粟邑有這樣問過自己。其實,是否願意參與寢室評比完全是個人選擇。撇開學院統一安排,這是私人問題。但或許就因為馬昕平時在宿舍與其她室友行為很多相悖,尤其是垃圾衛生方麵的事情,才使得其餘人在選擇之前就已經站在了她的對立麵。已經帶著有色的眼鏡去評價她。

換個角度,如果有一天自己的行為做法也與她們相左,那站在馬昕那個位置的就會是自己嗎?每個人不可能完全一樣,作風處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漸漸顯現不同。想到在宿舍如果其餘三人都對自己怒目而視,爭相批判的場景,粟邑覺得很恐懼。

爭端,其實很多時候嚴格來說都沒有對錯之分。當大多數人認為是對的時候,對事情的主流判斷就是正確。這就是民意。女生之間的事也是這樣。就好像你會因為姐妹感情無條件地支持誰,即使在沒有仔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往往這種時候,中立的那一方是最可悲的。

因為中立,不屬於任何一方。因此,也被孤立。

這次就寢室評比引發的爭論隻是將宿舍潛伏著的矛盾揭開了一個口子。四個來自祖國各地的女生,在漫長的大學四年生活中還有著哪些或明或暗的衝突?冰山的一角已經顯現,整個冰山的輪廓也將慢慢清晰地展現在眾人眼前。

***

在法語的陪伴下,日子緩緩地向前。認識了女神蘇菲瑪索,了解了盧浮宮前的金字塔。塞納河在巴黎靜靜地流淌,向我們勾勒著法國的形狀。在眾多人將埃菲爾鐵搭作為法國的象征代表時,有多少人知曉它最初隻是因博覽會而設計的臨時建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法語奇葩的運算法則。

70=60+10

80=20*4

90=20*4+10

報電話號碼可以兩個兩個報,或者先報三個,再兩兩報。本來運算就負責,還有各種念法。真是蛇精病啊!

單詞都分陰陽性,導致與之搭配的形容詞進行詞性搭配。動詞都要根據主語人稱做動詞變位,要根據時態做語態變位。你每天坐在陰性的椅子上,用著陽性的筆。躺在陽性的床上,蓋著陰性的被子。一言以蔽之“性、變、態”!

別的專業是期中和期末考,法語是單元測驗外加無數課堂測驗和聽寫測驗。聽寫采取倒扣分製度,扣完為止。經常得負分啊,有沒有!班上同學聽到dictée這個詞都想立刻逃離現場。

所以,俗話說得好。隻要專業選的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在所有任課老師中,最沒壓力的可能就是外教了。放放影片,講講口語。你能聽懂就與他交談,聽不懂可以直接趴頭睡覺。第一次體會到和不會講中文的人相處毫無壓力。窗台邊陽光正好,好像一覺睡過去就能回到高中的時候。讓人心醉。

四人各自在不同的領域活躍著。馬昕加入了校廣播台,頻繁奔波於宿舍和廣播台之間。沈晴成為了校話劇社的一名成員,將對學習的熱情都轉移到了話劇表演上。趙媚沒有固定的活動,她遊刃有餘的周旋於各個社團活動之間。班級的,學院的,學校的,老鄉會的,並為之樂此不疲。粟邑對此自歎不如,也感歎能有人如此嫻熟的應付各種事物。趙媚對此也隻是笑笑,“這沒什麼啊”,粟邑的疑惑她從未給出解釋。

“咱們宿舍宿舍長到底是誰啊?班長又在催了。讓我給個答複。”沈晴提醒到。沈晴與班長是高中的同班同學。到了大學還是一個班,不得不說是緣分。每次班級有事沈晴都成了傳話的,讓她有些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