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商隱寫過一組《雜纂》,專談人情世相。其中寫世人“惡模樣”有:作客與人相爭罵,筵上亂叫喚;攙奪人話柄(亂插嘴搶話);對眾倒臥;著鞋臥人床;說主人密事;作客踏翻台桌;嚼殘魚肉置盤上;等等。
清代石成金寫《除嫌約二集》,講為人舉止要忌:主人未迎便先上廳坐;翻人書籍;人前假咳吐痰;吃煙吐不擇地;吃煙向人噴氣;煙灰火屑敲滿地(吃旱煙時);項多油滯不洗拭(不洗脖子);門庭不掃拂;謙上下動手力扯(謙讓尊卑先後時動手亂拉扯);探手(伸手)隔座取物;坐即搖膝;桌上亂寫字;坐下腳蹺膝上;冷笑;摘花嗅香;開入籍櫃;坐不耐久;坐立不寧;偷看人書簡;粗魯撞倒人器物;借人器物以及書文多日不還;好勉強量小之人飲酒(逼人喝酒);在病喪家嬉笑,等等。
古人說的這些“惡模樣”,皆為小處隨便的表現。雖然時代已到今日“後工業社會”、E一時代,但人性的這些“一念之苟”的毛病並未根除。我們不妨以彼為鏡,檢點一下自己,做個不苟且的君子,哪怕被人嘲笑為“迂”。
曾有一些行事隨便的人,常常在一處牆角小便,穢氣衝天。國民黨元老於佑任老先生看不下去了,就寫了一紙“不可隨處小便”,張貼於牆角。剛貼上沒多久,漿糊都沒幹,這紙條就不翼而飛了——原來於老先生是有名的書法家,有一人極敬慕於老先生的墨跡,便把這紙條揭了去,重新剪裁裱糊後掛於中堂,曰“小處不可隨便”,以時時自警自勵。——這位老先生其實已“小處隨便”了一把。
二、勿以善小而不為 ——改變不願做小事的壞習慣
有位偉人曾說;“不會做小事的人,很難相信他會做成什麼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積累起來的。可惜的是,我們平時往往忽略了它,讓那些小事隨風而過。”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事正可在細微處見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產生做大事的氣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討厭做小事。隻要有益於工作,有益於事業,人人都應從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來的事業大廈才是最穩固的,用小事堆砌起來的工作長城才是最牢的。
曾有一位人事部經理歎息道:“每次招聘員工,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大學生與大專生、中專生相比,我們也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一般比後者高。可是,有的大學生自以為天之驕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強調待遇。別說挑大梁,真正找件具體工作讓他獨立完成,卻往往拖泥帶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心卻不小,還瞧不起別人。大事做不來,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覺得委屈,埋怨你埋沒了他這個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幹。我們招人來是工作、做事的,做不成事,光要那大學生的牌子幹嗎?所以有時候,大學生、大專生、中專生相比之下,大專生、中專生反而更實際,更有用。”
現在,社會上有的企業急需人才,而有的大學生卻被拒之於門外,不受歡迎,不被接納,對此現象,該人事部經理算是道出了其中緣由。
小事,一般人都不願意做。但成功者與碌碌無為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他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願意付出這樣的努力,可是成功者願意,因此,他獲得了成功。
別人不願意端茶倒水,你更要端出水平;別人不願意洗刷馬桶,你更要刷得明亮;別人不願意操練,你更要加強自我操練;別人不願意做準備,你更要多做準備;別人不願意付出,你更要多付出。
每一件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你都願意多做一點,你的成功率一定會不斷提高。
同事不願做的事情,你願意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你願意去做。隻要你能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隻要你能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