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紙婚》
第一部分 第1節:楔子(1)
楔子
七月八日,適逢盛夏,臨海的R城因為台風將要過境的緣故而悶熱異常。這天是個特殊的日子——1999年的這一天,顧小影同學正在高考考場上揮汗如雨,而2006年的這一天,時已碩士畢業留校任教的她成為了管桐的新娘。
那天可真熱。
很久以後,顧小影仍然記得那一天:明明是陰天,氣溫卻比晴天時還要高。熱氣從地麵上升騰起來,帶著下雨前的潮濕氣息,把管桐家的小院子烤成了一個電餅鐺——當顧小影站在陽光下汗流浹背地給來賓敬酒時,總有種錯覺,覺得自己就是電餅鐺上的一塊烙餅,或是炒鍋裏的一塊回鍋肉。
她忍不住抬頭看看天空,在仰頭的瞬間感覺到大顆的汗珠沿著耳後的脖頸一路滾到旗袍的領子處,迅速被綢緞的布料吸收掉,然後潮乎乎、黏膩膩地附著在她的皮膚上,帶來些許不舒服的癢。
在那個炎熱的午後,沒有陽光,也沒有雨滴,隻有知了拚命地叫,似乎要在這本已喧鬧的環境裏扯破自己的嗓子,和人類的嘈雜比個高低。
那天應該是管家三十幾年裏的第二次風光場麵——上一次是十三年前,管利明和謝家蓉的兒子管桐以全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省大文學院,搖身一變成了“國家幹部”。喜報送達那天,村支書和村長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管利明家道賀,管利明高興壞了,在自家院子裏擺了筵席慶賀。七月流火的太陽下,來來往往的人們一邊拽著管桐說些熱切的吉利話,一邊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朝一日也能像管利明的兒子這樣出人頭地——那時,在全村人的眼裏,管桐不僅是第一個考到外麵去讀大學的人,還是個有朝一日一定能夠賺大錢的人!
如今,十三年過去了,村裏有人出門打工成了包工頭,有人開裁縫鋪成了小老板,有人跑運輸、種青菜成了致富能手……雖然村子還是那個交通不便又有些閉塞的村子,但人們的房子已經從土坯房漸漸換成磚瓦房,出門的交通工具從兩條腿換成了農用三輪車,在某些先富起來的人家裏還有了太陽能熱水器和彩色電視機……
隻有管桐家,還住著那個比土坯房好點但依然撒風透氣漏雨的房子,還用著比看不見影子好點但什麼顏色都沒有的黑白電視……村裏人偶爾說起來的時候也會很納悶:不是說管利明家的小子現在當大官了?怎麼還過得這麼寒酸?
於是就有些腦筋活絡的人揣摩出個答案:這明擺著是不打算蓋新房了——管桐都在省城最大的機關裏當了官,遲早也是要把管利明和謝家蓉接出去的。既然遲早要走,還收拾那破房子幹什麼?
更有好事者跑去問管利明:你們家兒子發達了,你們咋不去城裏住?
第一部分 第2節:楔子(2)
管利明“嘿嘿”一笑,答:等兒子結了婚,我們就去省城給他們小兩口看孩子去!
可是,這一等就是好多年——直到管利明都快等出心髒病了,管桐才帶回家一個小他五歲半的城裏姑娘,名叫顧小影。又等了整整一年才領了結婚證,終於讓管利明這顆已經急得懸在嗓子眼的心髒落回到原位。
蒼天可鑒啊!老管家等這場婚禮,真等到草兒都枯了!
所以,管利明說什麼也不同意把喜酒擺在鎮上的酒店裏——自家院子不比酒店好多了?來的都是鄉裏鄉親,一抬腿就能走到了,還可以敞開勁地喝,怎麼熱鬧怎麼盡興怎麼喝!而且一定要一鼓作氣把這些年來他快要丟幹淨的老臉都喝回來——他可記著呢,因為管桐遲遲不結婚,村裏那些好奇又懷疑的目光,真他媽的讓人憋氣!